第311章 一切神通变化,悉俱自足(第5 / 6页)
所谓坐忘,就是要“黜聪明,离形去知”,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意识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
如此,才能达到“澄心味象”、“契合自然”、“心纳万物”、“大道同游”的精神状态。
亦只有如此清静、恬淡、寂寞、无为的境界,才能洗去一切后天痕迹,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
人身窍穴与天地自然共鸣,天地人三才共运,练出纯之又纯的先天一气!
如果是初修行者,想要走这一步,那自然是极为困难,心法、内功、外功,这三大部分,几乎是缺一不可!
而若将之细分,在抱元守一、调息吐纳、洗涤杂念等等方面,亦有着种种繁复严格的要求!
不过对于此时的叶凝而言,在精、神之道走到巅峰后,想要再转修气道,那就简单了。
毕竟,其宗旨无非是——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几句!
大道至简,亦至深。
《道德经》将之阐述的很简单,但这是得道之后的眼界,
想要寻道、求道、证道,对于修道者而言,仅仅只是这本大道总纲,还不够!
总纲终究只是总纲,它所能做的,是指明方向,引导修行,这是大的方面。
可若要放到细处,却还需要如台阶般一步步上升、修行的种种秘方法门,技术要诀。
而叶凝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按总纲所指引的方向,将理论转化为获得实际力量的具体步骤!
……
在永恒国度之中琢磨、尝试了许久,不知人间几多岁月,待到干戈将起之时,叶凝似是若有所获。
当即,便只见他一步踏出,虽未动用自身掌握永恒国度之权柄,但他这一步之下,却是生生跨越了永恒国度,来到了太始山中!
虚极静笃,无复我身。
默运先前初悟之妙诀,叶凝杳杳冥冥,迅速与天地合一,以心神感知到了一个隐秘的所在。
他轻叱一声,不动用精神,只心意一吐,撞破玄关。
这玄关并非头顶卤门,也非脚下涌泉,不是泥丸,并非丹田,更不是原先那十二万九千六百窍,而是身前鼻端三寸处,一处虚空所藏。
这是叶凝为开辟练气之道,在这里冲破关窍,开辟的一处外窍!
这处外窍有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妙处,在大唐道门,其谓之——玄关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