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朝廷(第3 / 4页)
总体而言,杨广此次在政治上是正确的,但在军事上却是错误的,因此才一把将他拖入泥潭,导致耗尽大隋国力,已至于隋朝之国。
不过,所谓欲戴王冠先承其重,坐了这个位置就必须担负这个位置的责任。
不光杨广如此,后来的李世民也是如此,他同样也是三征高句丽,也没有把它打服,然后他儿子上任后继续,终于在唐高宗手上才彻底收拾了高句丽。
原本的历史上,自隋朝之初,到唐高宗之时,近百年时间,华夏以灭亡了一个王朝的代价才解决这问题,
彻底确立了自己在这“天底下所有土地之中”天朝上国、龙头老大的地位,为未来的天朝上国之身份以及“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外部基础!
若仅仅站在华夏内部来看,杨广两败之后,朝纲不稳,居然还丧心病狂的去攻打高句丽,这绝对是发了疯,脑子出了问题!
但站在世界的角度上来看,他以耗尽一个王朝气数的代价,却是真正的遏制了一个威胁性极大、正在居于上升期的高句丽的发展,令这个国家虽然三战三胜,却也再也不可能威胁到中原。
为日后彻底瓦解高句丽这一危险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盛唐的出现,足可谓是功在千秋。
只不过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却是没有几个人想得到,一个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另一个就是因为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还只是停留在华夏之地,远远没有想过整个世界,这是眼光与认知的低浅。
杨广做这决定,本身其实是相当正确的,他的眼界和目光一如从前,从未发生过变化。
这不是他昏庸过头,而是真正的英明,是其本身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
事实上,历史上任何后来者看似昏庸的决定,如果在当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大都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
而且实际上,这时候隋朝虽然内部不稳,也远远未到瓦解的时候,杨广手里还有着相当一部分力量,可以保证自己的统治!
只是这一力量后来大多都消耗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以及高门大阀的叛乱和对隋朝积蓄的分刮掠夺。
从大唐双龙传以及历史来看,佛、道、魔、世家大族共同背叛,连战高句丽的失败……这是杨广一开始所没有想到的,也是其犯的最大错误,从而导致他毁了整个隋朝!
特别是在现在,两战连败,国内局势不稳,“天下”龙头老大的地位和威势已经塌了大半,杨广已经彻底势成骑虎!
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他也再不能罢手了,否则他以后拿什么来震慑国内的乱局,心思诡谲的各大势力?如何整顿国际秩序?
于是最后三战之下,他虽然打服了高句丽,但也生生耗死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