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回现实,22世纪通信技术合作(第2 / 3页)
不过一些快要到期的人,就可以不再续约,让他们重新找实验室了。
实验室搬迁非常麻烦,因为这栋大楼专门为实验设计,很多楼层和普通装修不太一样。
总共45层,其中30层都是各种实验室,最上面的15层其实和普通的写字楼一样。
第二天陆行舟正常上班,学姐学长们休息一天后,又开始继续手头工作。
陆行舟今天还有特殊任务,他要去找28层,化为实验室的负责人。
和他谈谈最新一代通信技术的问题。
在个人空间,陆行舟思来想去,还是找其他实验室合作,才能把22世纪卫星里的通信技术转化到现实中。
这次陆行舟就要装一下了。
他可以对化为实验室的人说,这是来自内部的保密技术,现在寻求对外合作。
等到化为把技术资料完善后,又可以自己对外联系保密机构,说这是他和化为实验室联合搞出的新技术。
只要操作得当,两边都不会走漏消息。
当然前提是,只和化为实验室的项目负责人接触,还要让对方负责人保守秘密。
这对陆行舟来说非常简单,他先打电话给卢立伟询问道:“卢哥,你和化为任总接触的怎么样了?”
卢立伟上次说过,要和化为合作生产固体电池,还有将固态电池出售给他们手机业务的事。
“任总那边正准备抽调精兵强将,帮着完成量产。”卢立伟回道。
陆行舟把最顶级的30倍技术,给了夏工集团秘密研究。
对外采用挤牙膏战术,弱化了五代,找其他人合作授权,这点陆行舟并没有告诉卢立伟。
有些事情他自己知道就行。
当然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大致知道一些情况,但都签了保密合同,不能随便透露实验室的东西。
“这样你帮我约任总,我亲自和他谈谈另一件事。”陆行舟说道。
卢立伟有些意外,毕竟陆行舟从来没有接触过商业圈的那些人。
所有的人都是他亲自接触的,现在陆行舟终于看到他的辛苦,准备帮他分担一点工作了吗?
正当他有些高兴的时候,陆行舟便补充道:“这次接触任总是意外,恰好我们实验大楼28层有他们的通讯实验室,我有个项目需要他们配合,保密性比较高,所以最好接触任总比较好,其他人可别给我联系,我没兴趣见他们。”
卢立伟顿时无语,最后还是答道:“好的,陆总你现在想见夏国商圈任何人,都可以约到,所有人都想见见你本人,而不是见我。”
陆行舟顿时笑了,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好像已经成为大佬。
果然没一会儿卢立伟就帮陆行舟约好和任总见面时间,就在当天晚上。
本来任总还在别的城市出差,听见卢立伟说陆行舟想见他,马上准备赶来见陆行舟。
陆行舟想要赶紧把卫星上的通讯系统在现实中研究出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次他去爱因斯坦位面发现个大问题。
他能发射火箭到1905年位面的太空。
但发射出去了,不知道该怎么控制!
人家卫星自然有控制接口,可陆行舟不懂通讯啊。
他又不是天才,看几眼技术资料,自己就学会了。
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是将一台精密机床的设计图,摆在普通人面前。
难道就因为设计图给得比较详细,普通人就能从设计图上,看出具体的设计图纸吗?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人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认识,都和他的知识储备有关。
比如信仰宗教的,大致有两类人,第一种是知识储备比较少,对历史认识不多的人。
这种人很容易被忽悠,莫名其妙就相信宗教那一套。
另一种,就是知识储备很高,对世界有本质的认识,甚至已经是科学家了,这样的人也可能信仰宗教。
因为到了这个层次,他们对世界有足够认识,反而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不相信整个世界,其实是自然演化而来。
就像是牛顿晚年去研究神学一样。
正因为认识深,才会觉得世界的一切,都仿佛有一双大手在把控一切,都是那么精妙绝伦。
当然世界上无神论者,大多数是中间那批人。
尤其是夏国,接触了教育培训,大部分人对世界有一定认知,就根本不会相信神存在了。
这个例子只是说明知识储备决定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包括看不看得懂技术图纸。
陆行舟有技术资料,但依旧搞不懂该怎么控制卫星。
所以他需要外力协助,找通信专家研究,怎么把技术实现,在制造设备控制22世纪的卫星。
陆行舟在和任总谈好后,就会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暗示这是从特殊地方获得的技术。
要是有一天,事情露馅,陆行舟甚至可以说这项技术,其实是国外某个保密实验室窃取的技术。
晚上时,陆行舟和任总没有在外面吃饭,而是根据陆行舟的意思,选择到28层员工食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