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农耕三(第1 / 1页)
杨大听到陈子萱的话,抬脚就要离开,只不过还不等迈开腿便被叫住了。 “老爷?”杨大疑惑道。 “你觉得这曲辕犁怎么样?” “曲辕犁?” “对,我给它取的名字。” “好名字。” “我是问你它跟其他的犁相比怎么样,不是让你评价名字。” “呃,是!这曲辕犁比我们以前用的犁要小许多,而且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用起来怎么我没试过,不过看老三的表现,这犁比以前来说要好的多,速度很快,这么久也没见他累,这的很好。” “哈哈,那是当然。”听到发明被人认可,陈子萱很开心,虽然不是自己发明的,但在这里有谁会知道呢。 开心够的陈子萱卖弄说道:“这犁啊有点可不止这些,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这样就可以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再者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加快耕地速度。” “老爷厉害,真是鲁班在世啊!”杨大拍马屁道。 听到这话陈子萱心里挺高兴,但是脸上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摆摆手说道:“哪里,对了,杨大,你也是种地能手,你说按照这个速度,你们一人一牛一天能犁多少地?” 杨大低头想了一会才开口道:“如果按这个速度,一天五六十亩地是没问题。” “嗯,这个速度可以,家里的地加起来也有几百亩,照着速度,五六天就可以了。” 几百亩地还是有的,要知道河对岸那么多地是全村的,而这里同样大小却是陈子萱一个人的,算上后山前的那些地,三四百亩是有的,可以算是大地主了,还是因为现在是唐初地广人希,而且还有这样的传说,李世民刚上位,内忧外患不少,空不出时间收拾这些,不过也就这一两年内患就解决了,到时候在想买这么多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嗯,差不多,如果不休息还可以更要完成。” “那倒不用,又不着急,这样,今天你们试试就行,不用耕太多,明天也不用干。” “啊,那,这…” “后天,我会请人过来看看这个新发明,对了还有村里的人,要是你们都弄好了,怎么给人展示,你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弄会、弄明白了,明白?” “是,明白了。” “好了,去吧。”事情吩咐完陈子萱挥手让人离开。 杨大离开后,陈子萱带着陈浩然往回走。 “小浩,这几天我们先不急着学习,先把身体养养,等明天事情都忙完了,后天我们就开始学习。” “是师父!” “好了,这两天先好好玩玩吧,以后可没这么空闲了,你不是想跟跳跳、闹闹玩吗,去吧,它们就在后院,刚回来。” 听到这话,陈浩然眼睛一亮,嘴角微微翘起声音略微清亮道:“是,谢谢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