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覆汉 > 第二十五章 临河却闻定国策

第二十五章 临河却闻定国策(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还是未免苛刻……”田丰一时蹙眉。“毕竟是正经的匈奴单于与右贤王,四百年匈奴刘氏正统。”

“投降之人,还想如何?”公孙珣早已经走出官寺,只是声音尚能听闻罢了。“若非美稷王庭尚在,将来还需借重他们的影响,这二人我早就吊死在城外了……中国内乱,区区几个匈奴人居然也想分一杯羹?真以为自己姓刘?!”

官寺堂上,诸多谋士武将纷纷无言。

数日后,二月初五,眼见着太原春耕粗略完成,卫将军公孙珣不再犹豫,即刻发全军沿汾水顺流而下,直取河东……汾水两岸乃是晋地最富饶所在,一片坦途,沿途盔甲耀眼,旗帜分明,进军态势疾速之余却又一览无遗。

而一直等到大军出征,公孙珣才在行军中遍发信使,公布了大量的人事任命:

当先一个,自然是表他公孙珣族弟公孙越为宁朔将军,坐镇太原郡治晋阳,并遥领了一个空头的九原太守职衔。

然后,又以原渔阳太守常林为太原太守,并表前雁门太守郭缊为渔阳太守……这个也早在计划之中。

这还不算,公孙珣又表远在幽州的名士,相交多年的魏攸为广阳太守,并将原广阳太守杜畿引入军中……俨然是看中其人为京兆出身,要借重他为河东或者关中事。

对于刚刚入手的上党,公孙珣则以成名数十载的河北名士、前车骑将军长史乐隐为上党太守,并以故吏牵招为壶关都尉……这个任命,乃是担心牵招声望不足,所以用乐隐这个牵子经的恩师当招牌而已,否则以牵招在公孙珣麾下的资历,又文武兼备,既然履任地方,何至于只是个都尉?

至于此时返回的田畴、成廉二人,反倒干脆了不少。

其中田畴今年才二十二,还是太年轻,不好放出去,自然是重新归入义从,唯独其人此番劳苦功高,不可不赏,所以专门加了千石司马的职衔。

而成廉边郡武夫,所谓爪牙所在,则与他昔日同乡魏越一样,领两千兵,名为别部司马辅佐韩当,实为骑兵副将,直属公孙珣。

除此之外,稍微值得一提的是,公孙珣还以雁门、太原、上党之功,表了戏忠一个前军师中郎将,高顺一个横野校尉……这倒反而早在所有人预料之中了。

当然了,军中其余将佐、属吏,乃至于普通士卒,早在之前夺取太原获取大量财富、物资后,便已经有军功计算,并加以提拔,以及相当分量的赏赐了,此番就没有多余可说……毕竟千里劳师远征在外,底层军心是最不能马虎的,公孙珣如何会犯这个错?

而大军既然有了休整、有了赏赐、有了提拔,而且还有了充足军备,又是顺流而下,那气势自然毋庸置疑。

二月初七日,幽州军轻易夺取了河东东北门户永安,出乎意料,此处居然没有多少防备,只不过杀伤数百,便从容击破;

二月十一,幽州军进发杨县,这一次他们在杨县北面遭遇到了一支四五千规模部队的抵抗,战况激烈,但却依旧轻易获胜。

实际上,杨县一战后,一喜一忧,但总体而言,幽州军上层较之前反而少了三分忧虑,多了三分放松:

首先,虽然早有预料,但可能是因为有大量豪强和良家子参与的缘故,白波匪的兵员素质比想象中的还要出色,堪称精悍和敢战……公孙珣甚至在俘虏中见到了昔日身为三河骑士的旧部!

但是另一边,不亲自打一仗,之前根本想不到的是,汾水两岸太过平坦了,而且地面坚实,更兼春日草长莺飞,实在是太利于大规模骑兵作战了!

这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