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覆汉 > 第三章 关东起群雄(下)

第三章 关东起群雄(下)(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公孙珣直接拍桌子说讨董,而且直接了当的亮刀子,那又该如何应对?

但有意思的是,董卓居然在杀了周、伍二人以后,坐在相国府的特制太尉椅上沉默许久,而未发一言。

“岳父大人?”作为女婿,如今是已经如偿所愿当上经学博士的李儒无奈上前。“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你觉得该如何?”董卓耷拉着眼皮反问了一句。

“要不要出兵平叛?”李儒说了句废话,因为他知道,这时候是没法出兵的。

“怎么平?”董卓果然是一声冷笑。“曹孟德一个混小子造了几封伪书,找了几个财主凑了几千壮丁,出兵打掉他倒是容易,可有什么用?真正反我的关东诸侯都还没跳出来呢!至于公孙珣,他倒是坦坦荡荡,可其人远在常山,难道要我放着眼前的这波关东人不管,直接卖出后背给关东这群人劳师远征去河北?!”

“岳父大人所言甚是。”李儒赶紧点头。“所以说如今首要的举措还在于内……在于洛阳。”

“不错。”董卓也变得严肃起来。“我何尝不知自己突然掌握朝政,天下人多有不服?但为今之计,不在于外而在于内!若朝中安稳,兼有雍凉,又握有天子,大势依然在我……”

“不知如何才能让朝中安稳?”李儒终于问到了点子上。

董仲颖扶着腰带勉力站起身来,在堂中走了数步,方才驻足言道: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但曹孟德那小子的三公书信明显伪作。别人不说,太傅在洛中事事都没有与我为敌的意思,而且论宗法,袁绍、袁术也跟他们不是一支,不能说袁绍在河内蹦跶,袁术逃亡南阳,就擅自归罪于太傅。”

“那……此事就不追究了?”李儒向前一步问道。

“怎么可能?”董相国扶着肚子转身睥睨道。“既然那群小子敢拿三公作阀,我岂能不应?之前司徒丁宫主持废立一事时,仗着自己学问高,在诏书中拐弯抹角的嘲讽我,若非是你提醒,我现在都不知道……这样的小人,岂不正好立威?让李傕去,全族老幼全都拿下,给我在铜驼大街上明正典刑!”

李儒欲言又止,但终于是扔下此事不管:“那敢问大人,公孙珣处又该如何回应?”

“我也为难呢!”董卓忽然起身,屏退堂中诸多属吏,然后方才踱步言道。“若论军事,常山到洛阳相隔千里,本不该多有表示,但公孙文琪此人素来强横,用兵出众,却也不得不提早防备;而若论人事,我之所以能独尊于洛中,靠的就是兵权二字,各处武力,多有雍容,但如今公孙珣既然起兵,便要小心他的旧部有所动摇……文优,你说该怎么办?”

李儒摇头不止:“军事上的事情,请大人专断,人事上的事情,我更无话可说……只能劝大人尽量雍容一二。”

董卓不由冷笑:“我何尝不能雍容?但我听周、伍二人之言,雍容士人,却只落得他们兵戈相对……当然,士人是士人,武人是武人,士人如此凉薄我是没想到的,而武人的心思我倒能有所通晓,也自问有些驾驭之力,唯独兵马乃是我立身根本,不容有失,所以反而要格外小心。”

“其实岳父大人。”李儒无奈低头言道。“我还真有一策……既如此,何妨分吕、徐、张三人之势,让其不能为祸,再加官进爵,各有封赏,以安人心?”

董卓陡然怔住,却又不假思索,立即反问:“此策极佳,可又该如何分三人之势呢?”

“吕奉先武力卓绝,大人可以用在洛阳调用;徐荣大将之才,而洛阳八关之险,以东南面最为疏阔,何妨让他去东南以做警备?张辽年纪尚小,正好让他随牛辅将军往河东应对白波盗匪……这样的话,非只三人分势,不能生乱,还能各尽其用。更重要的是,三人皆能避开洛阳正北方向,避免将来与卫将军有所接触。”李儒张口便来,俨然是早有准备。

“好策,正该如此!”董卓不由眉头舒展。“我即刻下令封赏派遣这三人便是……不过文优你也真是,如此好策,为何不一开始便道来?!”

李儒苦笑一声:“不瞒大人,这一策非是出自于我,乃是咱们相国府兵曹掾贾文和所献。”

“哦?”董卓恍然醒悟。“贾文和居然在我的相国府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