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报名风波(第2 / 3页)
隔行如隔山,没有经验丰富的炼丹师指导,普通修士想入门简直难比登天。
“真是牛嚼牡丹,白白浪费那些药材,还不如给我练手。”
“一个莽汉,也跑来学人炼丹,怕是钱多烧昏了头!”
这是大多数人对他的评语。
这些风言风语传入李铮耳中,他也不以为意,一门心思扑在炼丹上,灵石用光了就用玄天鼎炼丹,然后再偷偷到外面坊市售卖丹药,维持他海量的灵石挥霍。
时间久了,连卖给他鼎的董贵都看不过去,劝道:“李老弟,我看你天天来炼丹,不知炼得如何了?老哥劝你一句,炼丹不比修炼别的功法,自己照着书左右都能练出点名堂。”
“你若是有灵石,不如请个炼丹师指点一二,也好过这样……”
“浪费灵草”这四个字董贵没说出口,不过李铮明白他的意思,不在意地笑了,拿出一粒浑元丹,“多谢董老哥关心,这颗浑元丹便送与你了。”
董贵是炼气大成境,正适合服用浑元丹,李铮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给我?”
董贵接过李铮手里的浑元丹,盯着看了半天,又凑到鼻尖闻了闻,脱口赞道:“好品相!”
“这是你炼出来的?”董贵有些不敢相信。
浑元丹使用的药材比养元丹多了近乎一倍,炼制更加复杂,很多进入岐黄峰两三年的弟子也未必能炼出一颗来。
李铮微笑不语,一副“正是在下”的样子。
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提前给自己打出一点名声,让人知道有一个酷爱炼丹,又有那么一点天赋的供奉。
董贵将浑元丹收起,再看李铮的眼神就不一样了,“李老弟,你这炼丹之术是从哪里学的?”
李铮叹了口气,“我的这门手艺,不对,这门技艺得自祖传。实不相瞒,我祖父是一名炼丹师,我从小便跟着祖父学习练丹。”
“后来家道中落,修炼也一无所成,偶然间得到一本铸体诀,遂改修体,炼丹的事也就渐渐淡忘了。”
“来到灵山宗,手里有了余钱,每到午夜梦回,便会想起小时跟着爷爷炼丹时的场景……”
他三言两语间,一个有炼丹天赋,但因为世事无常,几经起伏,最终初心不改的炼丹弟子的形象跃然而出。
董贵听着听着,感觉眼睛有些酸涩,使劲眨了眨眼,叹了口气道:“真是不容易啊!”
李铮含蓄地摆了摆手,“对了,董老哥,你知道往年炼丹会都比什么?”
董贵一听便明白他要干什么,微微一怔,“老弟也要参加炼丹会?”
“我想试试,主要是学习。”李铮坦然道。
“好!”
董贵挑起大拇指赞道,接着又道:“炼丹会当然是比炼丹了,考核的是三种丹药的炼制水平,分别为养元丹,浑元丹和凝气丹,俗称闯三关。”
“你能炼出浑元丹,我看闯进第二关问题不大。”
李铮拱手道谢:“借董兄吉言,我便尽力一试!”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日以继夜地泡在炼丹房中,砸下海量的灵石,总算小有所成,十炉里能开出两三炉丹药。
炼到这个地步,李铮觉得差不多了。他并不想成为真正的炼丹大师,那还早着呢,他只要能做到以假乱真即可,剩下的交给玄天鼎。
七月二十八这天,到了岐黄峰炼丹会报名的日子。
李铮早就得知了这一消息,特意跟楚洪请假,早早来到岐黄峰半山腰的圆形广场。
令他惊讶的是,报名的峰外弟子不少,足有近百人之多,不由心中暗想:“难怪修仙界有句谚语:荒年饿不死厨子,穷宗苦不了丹师啊!”
广场中央,一张八尺长的檀木桌后,坐着两名岐黄峰修士。
两名修士都是炼气境,左首是名白净脸的修士,眉眼之间略有些浮浪,名叫秦盛阳,只听他开口道:“师兄,今年参加我们岐黄峰炼丹会的人比往年多不少啊!”
坐在秦盛阳身旁的修士年长一些,名叫张伯年。张伯年揽须一笑,“这些峰外之人也想借此机会,见识我峰弟子的炼丹之术,毕竟宗门下发的丹药有限,有些抱负的弟子都想自己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