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刘襄领兵(第1 / 3页)
临淄齐王宫
“诸位爱卿,朝廷传来诏书,命我齐国出兵助隆虑侯,召平丞相,我齐国现在有多少可以调动的兵士?”刘襄说道。
“禀大王,目前有五万兵士可以调动,刀枪弓弩、米粟马匹具准备充足。”召平恭敬说道。
“干的不错!”刘襄满意的点头称赞道。
刘襄就怕召平为了讨好吕后,在齐地大肆征兵,影响百姓正常生活,马上就要秋收,也需要大量劳动力。
“大王谬赞。”召平谦虚道。
不得不说,召平做事稳重,严谨细腻。召平没有盲目征兵,而且合理的征调五万军队,并且快速准备好军队作战需要的物资。征调五万兵士完全在齐国的承受范围内,不影响齐国正常运转。
吴国征调了二十万兵士,完全是吴王刘濞竭泽而渔,将国内可以作战的男丁都收编入军队。吴军说好听点是百万雄师,说难听点就是一群虾兵蟹将。而且吴军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会鸟作兽散。
不管刘濞最终会不会胜利,吴国都会因为战争经济倒退,人口凋零,需要数年才能恢复过来。
“吴王刘濞竟敢藐视朝廷,公然叛乱,如今东南百姓饱受兵戎煎熬,寡人皇叔淮南王被俘虏。寡人身为高皇帝子嗣,有志欲破贼安民,决定亲自领兵出征。”
“寡人将诸事如此安排,由召平丞相和祝午内史负责齐国政务,中尉魏勃、中大夫许文、郎中令白业随寡人共同平定叛乱。”刘襄缓缓说道。
“大王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想必高皇帝得知有如此子孙也会很欣慰。只是刀剑无眼,大王如今尚无子嗣,亲自领兵有所不妥啊!”祝午连忙劝道。
“内史所言极是!还请大王三思啊!”召平附和道。
“请大王三思。”群臣齐声道。
“诸位勿言,寡人决心已定。身为刘姓子弟,自然应该为大汉江山稳固贡献力量。”刘襄摆了摆手说道。
刘襄前世就对纵横沙场的军旅生活十分羡慕,重生后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没有统领过军队,除了偷偷领兵冬狩外,就没有带过兵。如今这样一个领兵作战的机会就在眼前,刘襄自然不想错过。
“臣等谨遵王命。”众人拱手无奈道。
众人见无法规劝刘襄,只能放弃劝阻刘襄领兵的想法,反正到了淮南国兵马就划到周灶名下了,隆虑侯周灶肯定不会同意让一个诸侯王上战场的。
当夜齐王宫文景台
许文在众人议事完毕后,独自留了下来,刘襄知道许文肯定有什么话不方便在众人面前说,于是领其来文景台。
“许兄找寡人何事?难道对战场之事恐慌吗?”刘襄开玩笑道。
“大王果真要亲自领兵吗?”许文一脸严肃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