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隋唐风云 > 第259章部属

第259章部属(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罗艺敢在涿郡自立,是因为攻伐高句丽时留在涿郡很多粮草和武器装备还有财物,距离隋朝的中心又比较远,关上门就是土皇帝,非常适合自立门户。除了幽州之外,还有几个比较适合割据特点的地方,比如太原。

太原是并州首府,清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太原为“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可见此地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而当年杨谅选择在这里发动叛乱就让杨广非常紧张(不过是典型的反面案例),也算是有造反传统。

既然说到太原,大家可能还记得,在大业十二年,杨广任命的太原留守,是李渊。

自家人知自家事,虽说之前杨广整掉了李敏、李浑一家没整李渊,可以杨广那神经质的脾气下次会不会拿他开刀并不好说。所以李渊到太原除了正常的工作分配也有避难的成分。而李渊跟杨广的关系不说恩断义绝,谋反的贼心还是有的。再加上李渊占据这一片适合造反的风水宝地,和国内适合造反的大环境,叛隋自立好像不过是找个竹竿挂块破布再找个人多的地方摇一摇的小事儿…不过他还是没这个贼胆。

造反是一件大事,普遍的造反派领袖勇于参加这项危险的社会活动,要么就是活不下去了,要么就是本来就从事这项有前途的职业,要么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死也要玩一票大的。有身份、有地位、有老婆、有孩子还有存款的人能狠下心来造反的并不多,因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像杨玄感那样连个像样的计划都没有就敢造反的二杆子,还是不多见的。

李渊就属于这样的人。

身为大隋王朝的外戚皇族,李家跟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是主观意愿上他李渊愿意造反,可没有一个能打动别人还有他自己的理由,轻易是不会举起反隋这面大旗的。在这方面,李渊显得有些被动。

有人被动,也有人会主动。李渊身边恰好就有一位愿意主动帮他下造反决心的人在,这位有私奉献的贴心人,是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

在世间有这样一种人,他个子比你高、长得比你帅、学习比你好、体育比你棒、还很有艺术细胞。家里不但有钱,自己还特用功特努力,不管遇到大事小事都有自己的主见,总能处理的很得当,连女朋友也是女神级的大美女。走到哪里他都是被大家关注的话题人物,让你无限的羡慕嫉妒而且还恨不起来,因为他对人非常真诚,当你跟他接触时会有种如沐春风的舒爽,他一点不会让你感觉到你们之间有距离,让你心甘情愿的追随他的脚步,是天生的领导者。

李世民就是这样的天之骄子。他出生于开皇十八年(598年),此年份有争议,不过可以断定他是个90后(公元6世纪的)。名字取于‘济世安民’之意,关于他的起名故事内容有点狗血暂且忽略,不过这名字起得很不错,他的一生确实做到了名字中所包含的那个境界。

从小李世民就聪明伶俐,性格比较早熟,还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在雁门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独特的领导天分,可以让上级对他言听计从,这种才能对当时仅仅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李渊也非常喜欢自己这个二儿子非凡的才能,他认为这是个可以办大事的孩子。所以在李渊去太原赴任时,几个嫡子中只带了李世民在身边。

到了太原之后,李世民很快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一面,他结交了几位朋友,分别是长孙顺德、刘弘基和窦琮。之所以说与众不同,除了这三位年龄都比李世民大将近一倍外,他们的身份也不一般,长孙顺德是前右勋卫,刘弘基是前右勋侍、窦琮是前左亲卫,都是府兵系统里的,之所以挂个‘前’字,是因为他们都是躲避兵役而逃亡的将领。

整日跟有案底的前军方混在一起,可不光是天天吃喝玩乐这么简单。李世民内心深处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已看出隋朝灭亡的必然结果,结交长孙顺德三人正是看出他们都对时局很不满,并且都是很有才华的人才,可以结纳为自己起事的班底。

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三人能力确实都不错,在后来唐朝立国时,他们都被封为了异姓封爵最高位的国公。不过他们都是武将,智谋值相对比较低,李世民想要成事,还要找位可以跟他共谋大事的‘白纸扇’。李世民挑中了晋阳令刘文静。

刘文静是隋朝的烈士子女,能做到晋阳令是蒙受父荫给的指标待遇,不过脑袋非常灵活,没有愚忠隋朝的思想觉悟,浑身上下充满了造反细胞。可惜还没等刘文静将造反付诸行动,他就被抓起来了,原因是他亲家有个亲戚,叫李密。有这层姻亲关系,刘文静被关进了大牢接受审查,从晋阳的父母官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囚犯。

偏巧李二公子的个人爱好,就是找这样的囚犯聊天。李世民跑到牢房找刘文静唠嗑,两人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追求所以相谈甚欢。李世民向刘文静表达了自己想要向商汤、周武等造反派老前辈们学习的热烈愿望,刘文静也向李世民诉说了自己对目前局势下起事的看法。由于他的好亲家李密的贡献,隋朝自顾不暇,而太原又有大量的难民涌入,如果能把这些人聚集起来加以煽动,再加上太原驻扎的几万军队,就可以形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李世民对刘文静的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他也表达出自己的忧虑,那就是他们计划中可以将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关键人物,他的老爹李渊不同意怎么办?

刘文静思虑片刻,说那就要再拉裴寂下水即可。裴寂是晋阳宫宫监,也是刘文静的好友,而他跟李渊的关系更是不错,经常在一起喝酒喝通宵,深得李渊信赖,是个当传声筒的理想人选,更理想的是裴寂还很贪财。

对付裴寂这种人,李世民也是轻车熟路,找人跟他打几把麻将斗几圈地主,刻意输点钱过去,分分钟就搞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