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隋唐风云 > 第259章部属

第259章部属(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眼看时机成熟,李密一声令下带领他的军队杀入战团。和翟让的部下不同,他一手训练出来的队伍已经成为一支虎狼之师,完全可以跟刘长恭的精锐部队正面对抗。

刘长恭没想到这伙盗贼中居然有可以跟他硬碰硬的队伍存在,更没想到的是,他好像还干不过…摸清形势后,刘长恭当机立断,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来逃跑。他逃回洛阳的速度比他来石子河的速度要快得多,因为他来的时候还带了两万五千部下外加一堆行李(粮草、盔甲等),而回去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连他身上穿的盔甲都无私的送给了李密。

刘长恭算是完败收场,不过他还不是垫底的那位,有一个人比他输的还惨,这位倒霉兄弟,就是翟让。

刘长恭回去还有杨侗安慰下,可翟让回去连自己安慰自己都做不到。

这段时间里,两次关键的战斗,翟让起到的最关键的最用,就是被李密当做鱼钩上的诱饵去钓鱼。翟让名义上还是李密的老大,任谁被自己的部下这么玩,感觉都不会很美好。可他偏偏还不能发火,因为李密为瓦岗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想对付李密只能玩阴的。可经过尝试,翟让悲观的发现不管玩阴的还是玩阳的,他都玩不过李密。

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虽然翟让是瓦岗军的创始人,但他当年依仗的威望和实力在如今正急速扩张的瓦岗军中完全不够用了。翟让不得不承认,他做不了李密的老大。

既然做不了,那这个老大不做也罢!

翟让很对得起他名字里这个让字,在攻破刘长恭后不久,亲自推举李密为新老大。

没有任何虚伪的客套,李密安然的从翟让手里接过这顶桂冠。

李密等了这一刻已经等了三年了,三年时间里他失去了很多,就是为了等这个机会,他要向全天下证明,他失去的一定要亲手拿回来!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李密于巩南设坛场即位,建号魏公。隋末乱世由此刻起,进入了新的开始。

太原起兵

李密的出现,使得原本进入低潮期的活动再次火热起来。如今隋朝的国内局势,已经从温和期转入到了危险期,随时都有挂掉的风险,而身为朝廷的第一责任人杨广从雁门回来之后,辗转跑到了扬州躲避风头,还很不负责任的将洛阳留守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孙子越王杨侗。

鉴于大隋王朝的匪患越来越严重,杨侗深感自己社会经验和从政经验太有限(他时年十三岁),实在是搞不定。在被李密欺负之后,杨侗派了手下元善达速速向自己的亲爷爷杨广汇报他遇到的危机情况,希望能够引起杨广的重视。

元善达真是好样的,当时洛阳周边几乎都是李密他们的地盘了,他居然挺着一把老骨头穿越了层层敌占区,跑到了扬州,实在是不简单。见到杨广之后,元善达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开始哭诉“李密聚百万大军,包围洛阳,还占了洛口仓。现在洛阳危在旦夕还没有粮食,陛下赶紧出兵救援吧,晚了东都就保不住了!”

坦白的说,元善达所述基本属实、略有夸张。考虑到他冒这么大的风险传递这么重要的信息,夸张一点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杨广不能理解。杨广狠狠的驳斥了元善达,并让他去抢劫重灾区东阳郡督粮,没多久元善达就死在了督粮队里。

对越来越严重的匪患保持着不搭不理的态度,不但不去处理连下面的人来汇报相关情况都要处罚,这基本就是杨广此刻唯一的办事风格。

基于皇帝大人如此态度,想要以的力量来平息各地的叛乱,基本是不可能的,而指望各位义军首领能够良心发现,放下屠刀从土匪转成良民,也不太现实。为了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一些脑瓜子比较活络的隋朝地方军官,也动了起兵反叛的念头。其中涿郡虎贲郎将罗艺拥兵自重,占据幽、营二州割据自立,算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