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们双赢,只有大雍受伤(第3 / 3页)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几路兵马构成也不相同,里面既有裴济能实际控制的官军,也有像郑信这样临时提拔上来的豪强。
而郑信这种豪强出身的军阀,这次派兵支援以换取一个出身,以后就可以用国家的钱养自己的私兵。
所以他们的支援也就是派自己人带着自家的豪强武装成建制地去支援,绝对不会傻到把指挥权交出去。
他们和裴济也是合作关系,此次之所以能一次拿到都尉的高位还是因为裴刺史之前清洗阉党余孽用力过猛,裁撤了一些军队,此时冀州兵力空虚。
再加上裴济不敢调动因为过度裁撤,对他颇有怨言的军队,所以急需一只能帮他解决问题的兵马。
于是裴刺史解决了问题,郑信拿到了官职,再次达成只有大雍受伤的结局。
当然裴刺史也知道自己无法指挥得动他们,于是索性让他们兵分几路,单独行动,并未给出具体的战术安排。
反正这些人为了平叛的功劳也会好好干,呀算是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了
但是李珩不一样,他现在是虽然是中山郡守,但是手下的军士都是原来冀州的常备军,且和裴刺史往日没仇,所以他还需要听从裴刺史的调令,明日和郑信一部一起行动。
调令里没有安排陈瞻的职责,所以他可以自由选择是随军还是呆在广川。
但是陈瞻知道他以后不管走哪条路,行军打仗这件事情都逃不过去,他可以不精,但不能完全不懂。
虽然这次广川保卫战交换比十分光鲜,但是陈瞻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一个新手能比得过数十年浸淫此道的专业人士吗?
所以他不能放过这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准备好好看看这个时代如何打仗。
于是当天晚上陈瞻就把城中的事务安排好,交给新上任的县丞,第二天早上便跟随大军一同出发。
-------------------------------------
“……(裴济)素有识人之才。……陈丞相少时尝以文才闻於郡中,然未有治平之功。时济为冀州刺史,闻其才,召举其茂才,甚爱幸,时人皆不解。……其年六月,中山太守张猛反,瞻应对得宜,献策世祖,大破猛贼,世人乃察其远见。”
--《雍史.列传十七.裴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