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如何做到功劳最大化(第3 / 3页)
一是李珩的功劳会被他分润,这样他或许能快速升迁,但是李珩的功劳就不够成为郡守。
他之后会离开冀州,需要一个人来执行他一流的战后恢复政策。
在他看来,李珩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首先他是旁支宗室,与清流阉党的党争无涉,可以好好发展地方。
而且才凭借这一战的功劳,和之前的立威演讲,李珩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地方,不用担心豪强世家的掣肘。
如果换上其他的人,终山基本上要完,而他陈瞻就会痛失一大笔功德。
二是裴刺史身上清流的标签太重。
陈瞻本就出身世家,如果他受了裴刺史的大力提拔,那么他就是铁打的清流。
这样就会被卷入党争,得不偿失。
陈瞻穿来之前的时光都在学校度过,根本无法面对朝中险恶的党争。
所以这个功劳交给李珩才是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若是让李珩拿了大头,有出身宗室的李珩顶着,这件事就不会被定性为党争。
陈瞻只想快点想去洛阳见天子,若是接了这个差事以后会有诸多限制。
最好能让裴济以为他没有实干的才华,事后拿一个不高不低的协助之功。这样作为自己人又颇有口才的陈瞻,就可以放心地被派去洛阳做信使,而他就能见到现在的天子李璜。
当然嘴上不能这么说,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要顺便卖李珩一个好,毕竟功劳是实打实地给出去了。
于是陈瞻装出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轻笑道:“府君说笑了,这次府君之功有目共睹,瞻只是做了一些微末工作,我观以府君才不应困局一县,且府君心怀大志,又以百姓为念,若是能一次获得晋升之资,便能惠泽更多百姓……”
见陈瞻如此,李珩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想了,于是也不多说,在表文的末尾加了陈瞻的名字,直接将自己印盖了上去,直接对传令兵吩咐道:“时间拖延不得,拿上表文就和队伍一起上路吧,早日送到裴此时手中就能少一些百姓遭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