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寒冬(第1 / 3页)
宋筠有了初步的意向,就和父母商量。
必须说,不用考虑孩子升学的父母,绝对是最开明的父母。
如果这是宋策和宋箴选择进士科或者明经科,宋念和沈氏怕是得忧心忡忡地考虑好几天、问遍一圈人、在更好取中还是更有前途之间摇摆不定,最后才能勉为其难地做决定。
而对宋筠的学习意向,他们只需要确认:
“你的确更喜欢这个?觉得学起来更轻松?”
然后就爽快地答应:
“可以,就学这个吧。”
他们没说的是,反正学不下去了,还能改。
宋筠拿着父母表明意向并签了字的分科承诺书去找了卢夫子,成功把她震惊到了,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都流露出了迷茫,她低头看了眼那张纸,又抬头看了眼宋筠,艰难地问了句:
“这是什么,契书吗?”
这倒是和宋念他们的想法一致,他们都觉得,不过是让你确认一下更喜欢学什么,需要立契留存吗?
唉,其实宋筠只是突然想起来,前世她的文理分科承诺书,根本都没监护人签字。
父母不管,奶奶不识字,最后她大手一挥写了假签名,万万没想到老师还挨个打电话回访,然后就用同情的眼神看了她两年。
这一次,她突然就想矫情一把,结果却和纯种古人的思维对不上线,倒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想追究什么法律责任了一样。
她只能老实回答:
“就是前几天看我爹的律法书,里面有提到契书,我觉得挺有趣的,就胡乱写了一份。”
卢夫子没说什么,她没怎么见过小娘子对律法书感兴趣,但即使宋筠喜欢,她也不介意。
人活一世,受得束缚本身就够多了,如果在这种小事上还要考虑“有没有个小娘子的样子”,也太磨人了。
卢夫子做了半辈子不行差踏错的贵女、夫人、母亲,最后还是因为旁人的错误而失了名声。
她如今也看开了很多,对自己的学生,反而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
赵桐不出宋筠意外地选了琴,她的确是个学音乐的好苗子,纤细敏感的神经,也很适合搞艺术。
她看到宋筠提交的分科承诺书,觉得有趣,也照猫画虎地来了一份,让赵雁林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