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圣文神武天下武功至极(下)(第8 / 12页)
虽然他们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但绝不是短期可以战胜的。
果然,三天后,当银白底三辰旗和银白底金日普照大旗都出现在了大食军眼中之后,折御卿依然率领两千人屹立在山坡上,简陋土墙上的三辰旗和银白底周字大旗,还在高高飘扬。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弃了继续进攻据险而守的折御卿,将全部军队收缩到了阿瓦士城以西以北。
他打通了和城内的连接,将差不多二十万人摆在了这方圆十数里的战场上。
这支主要由哈姆达尼王朝士兵组成庞大的军队中。
有属于广义大食人范畴的各部落贵族重甲士和甲骑,他们戴着有护鼻的铁盔或者裹着有丰富大食元素的缠头,手中拿着数丈长的尖矛,有些人还拿着用来防御箭矢的圆盾。
身上则穿大量圆盘甲、镜甲以及少量穿着东罗马式扎甲,这是哈姆达尼家族的核心武力,由王室成员和大量封臣及其子嗣组成。
人数最多的,则是身穿锁子甲和皮甲,身侧挂着箭矢,手里拿着长枪、大斧、短锤的高加索古拉姆。
哈姆达尼王朝的地盘在叙利亚,征召不了多少突厥语族的古拉姆。
因此叙利亚和伊拉克西北靠近高加速山区的蛮族,就成了哈姆达尼王朝优秀古拉姆的来源。
比如库尔德人和后世卡禄山的车臣大胡子,就是这种蛮族。
至于轻骑兵,大多数由征召起来的贝都因人充当,少部分是早先征召的突厥语族草原骑兵。
其中甚至有一定数量身穿东罗马式皮甲的骑兵,他们是在历次战争中被俘的俘虏军以及雇佣兵。
其他地位更低下的辅兵,则由各个边缘族群组成,白的、黑的都有,以刚刚发生内乱逃到阿拉伯地区活命的库希特人为主组成。
而张周这边,重甲步卒和重甲骁骑其实跟大食人差不多,都是由核心人群,既汉人组成。
轻甲骠骑兵则大多由归化汉人组成,包括大量河陇地区被划分为汉人的各族人,高原上的吐蕃人,内地的党项、沙陀、粟特人等组成。
轻甲或无甲弓骑兵则大多由草原上的契丹、阻卜、敌烈、乌古、拔悉密、萌古、荼扎剌人组成。
当然也不完全就是这样,比如耶律阿不里之子,辽国大王张贤炅麾下的重步兵中就有大量的女真悍卒。安国大王张贤瑀麾下的重甲步卒中,也有大量党项横山步跋子组成。
不过,虽然双方大军完全到齐,但激烈的战争并未马上爆发。
大食军还是在试图卡住周军看起来并不牢固的补给线,周军的骑兵也开始了更大规模试图切断大食军补给线的动作。
但在双方都严密防守的情况下,作用并不明显。
就这么互相拉扯了快二十天,天气已经开始变得让人难以承受起来,双方也明白靠小动作不可能赶走对方之后,大战才开始提上了日程。
大食人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权,所以主帅侯赛因主动做出了变阵,他开始召集民夫,挖掘从阿瓦士到重要后勤补给点乔费尔的运输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