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风起河西 魂兮归来(第5 / 7页)
就在此时,宋同义身后的代表安西唐儿的郭天策和惠兴和尚杨和。
代表河西唐儿的张家仅存怀字辈的张怀庆,曹议金的堂弟曹仁荣。
陇右唐儿代表姑臧李氏族长李简厚,凉州六谷阳妃谷沉家的沉念般。
一起上前扶住了宋同义,他们也开始以诗经唱答。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凋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绝对没有比《小雅.采薇》更能适合此刻沦于胡尘一百五十年安西、河西、陇右心情了。
他们为什么不能归家?不就是与玁狁这样的敌人战斗无法脱身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看不到希望的绝境中坚持。
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战死的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