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怪异(第3 / 4页)
常龙见师父目不转睛,疑惑望去,却是笑脸渐收,眼睛微凝。
那老者见他们如此,闪身挡住妇人,面路不快的提醒道:“二位先生失礼了…”
“嗯…哈哈,贫道见这夫人玉面,出家人常不闻女色,一时惊异,长者勿。”刘樵转过目光,赔罪道。
那老者闻言面色稍霁,朝村中道:“二位先生请…”
注:道人尊称为先生,和尚尊称为长老。
刘樵想了想,又看了看那几个眼含焦虑,神色落寞的青壮,略微思索,便略一颔首。
那老者姓周,大概是庄里乡老一流,辈分高,且地多宅广,有田,有地,有青砖瓦房,仆人,丫鬟,显然一个乡中豪强。
这庄里大概是少有道家人物来,所满庄的妇孺,姑娘,也顾不得男女大防,一个个缩在街头巷尾,或门缝里面。
看着太公祖爷领着俩穿着怪异的人进庄,都争相来看,如观稀奇一般。
却是这个时候,不如后世道人那么光泛,一般人家,莫说见,就是听都没听到道士一词。
能认识的,都是见识广博的文人、豪族,才会敬仙好道,知道方外有高人。
不过相比后世,这时候的出家人但凡作道人打扮,不说尽是炼气仙家一流,但也都是有技艺,有本事的风尘异人,常擅捉妖拿怪,镇鬼驱魔。
周太公一路领刘樵回家,一路攀谈,言他有三个儿女,大郎在州衙为仓曹吏,二女远嫁到数百里外的淄州也是豪贵人家。
正说着,一个瘦瘦高高,穿月白锦袍,约莫十六七岁的清秀少年迎上来问道:“爹,这二位是?”
“这二位是路过的世外人,这般打扮,唤做道人,称先生,或道家。”周太公跟那少年科普道。
随即朝刘樵二人介绍道:“小儿不知礼数,见笑了,这是我家三郎,大名唤个清字…”
刘樵含笑点头,叙过礼数后,周太公自带着那娇俏妇人走了,只是纷纷周清领师徒两个去厢房歇息。
周清亲自把师徒二人带到一间收拾干净的客房,有些好奇道:“先生,不知这道家,与我们在家的人,有甚区分?”
刘樵见这少年眼光澄澈,笑道:“在家的,心出身不出;出家的,身出心不出;避世的,身出心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