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64章(第2 / 7页)
福儿想了好几个名儿, 都被卫傅拒了, 最终孩子的乳名折中被定为大郎。
其实也不怪卫傅会拒, 因为福儿想的都是贱名,乡下的惯例是贱名好养活。开始她想的狗蛋狗栓什么的,实在太难听,她自己都觉得难听,又改为进财进宝,被赵秀芬说她想银子想疯了,拍板定成了大郎。
以后再生一个就叫二郎,如此类推,又好序齿,又好记。
大郎洗三过后,孩子的爹就要走了,要去赴考。
其实再过几日才是正日子,但王多寿说了,提前进城,找个客栈住下来,可以结交不少赶考的考生。
因为今年跟往年不一样,今年是科试年,也就会岁科并考。
提起这个岁科并考,就要说说岁试和科试的区别的,童生考中秀才后,并不代表就高枕无忧,每三年中了秀才的生员需要再考核一次,这叫岁考。
岁优者为廪生,次一些为增生,再次一些为附生,再次些则割除秀才功名,此为六等黜陟法。
当然若考得好,例如廪生,朝廷每月会发放廪米、廪银。
而科试也是三年一次,除了经过岁考的生员可以考外,往年未考过生员的童生都可以考,成绩优异则准许参加乡试,也就是所谓的录科。
用白话点讲,科试就相当于选拔可以参与八月乡试的生员。
这也是为何王多寿说可以结交不少前来赴考的考生。
因为建京这地方跟其他处不一样,它既是副都,地位显然超出其他地方,而再往北的黑龙江和吉林虽另设有镇守将军,但名义上低了建京一等,所以这个两个地方的生员若要参加八月乡试,是要来建京考的。
等于说从六月开始,建京城会聚集多地前来赴考士子,正是如王多寿这种农家子见世面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