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六十三章、二合一(第3 / 7页)
就这样,姜林一家三个人这些年都死命的挣工分,就让儿子一个人做轻松妇人伙计,修大坝的事情出来之后,姜山他们是真的替自己的这个侄子担心,怕他到时候吃不了这个苦,受不住这个累。
因为这次姜宁宁带了十双厚棉线手套回来,姜山还让大儿子给他二哥送了两双手套去:“正承那孩子一贯是个不吃苦的,你给他送两双手套去,多少也能让他少遭点罪。”
说完后,姜山又对两个儿子交代道:“你二伯这些年对我们那是没得说,他就正承这么一根独苗苗,回头到坝上后,你们这些堂兄弟都多照顾着他一点。”
姜家四个兄弟,三个都是多子多孙的,姜远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姜平家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有,姜山则是两儿两女,凑了两个好字,唯有姜林,就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出去后,身边就只剩下了一个儿子,儿子结婚好几年了,也只生了一个孩子。
像姜山这样的话,姜远和姜平也是这么跟自己家的孩子交代的。
不是他们偏心姜正承,实在是姜林这辈子过得实在是不容易,当时家里困难,王红兰舍不得让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去当兵,就把刚满十六岁的老三送去当兵了。
姜林结婚之前,每个月的津贴自己只留两块钱买日用品,剩余的全都汇回了家。
后来王红兰张罗着给他娶了一个媳妇,隔壁村的女孩子,别的不图,就图个知根知底,就这样,姜林结了婚,因为他平时在部队里一年就只能回来一次,和妻子的感情也不太好。
姜三婶生儿子的时候难产,不知道是怨恨自己生死关头丈夫都没在身边还是怎么的,她的人好像一下子就冷了。
后来姜林因伤退伍回了家乡,夫妻两相处的时间多起来了,也没能焐热姜三婶的那颗心,夫妻两这些年的关系一直淡淡的,看着比寻常夫妻要冷淡得多。
因为早些年年景不好,家里几乎都是靠着姜林的津贴才能过下去,所以姜远和姜平姜山他们三兄弟,甚至于王红兰都觉得自己亏欠了姜林,
姜正承是姜林两口子的命根子,姜远他们也希望他能好好的,要不然他们这个三弟妹肯定得疯。
姜远他们想着,姜正承吃不了苦没有关系,这么多堂兄第跟着他一起去,就是一人帮他扛一块石头,他自己也能轻松不少。
姜宁宁对三伯家的这个堂兄没什么印象,就只草草的见过一次面,反正姜正承看起来确实比姜家其他男人要瘦弱不少,属于看着就比较斯文的那种。
听姜山说,好像是因为他从小身体就不好的原因,要不然姜林就算再舍不得孩子,不也会把好好的一个儿子养成现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