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第3 / 11页)
村子里种完地就没别的营生了,十文钱虽然不多,用来补贴家用也不错了,况且中午还供一顿饭。老百姓都实实在在的干活,被刷下去先别说赚不赚钱,十里八村都知道这人是个懒汉,丢不起那人。
前头是一条泥沟,刘龄之蹲下身道:“我背你过去。”
徐渊不好意思:“我自己走吧。”
“上来吧,不然鞋脏了还得我刷。”
徐渊红着脸趴到他背上,方广志是个木头,没察觉出两人有什么不对劲。
穿过淤泥走到黄河岸边。徐渊背着手看着那一眼望不到边水流,惊涛怒吼般向前奔涌。少时读李太白的诗词不解其中之意,如今倒是明白过来,心中仿佛有万丈豪情在胸口激荡。
方广志指着不远处道:“汛期到了水位上涨的很快,大人您看旁边那两根石柱了吗?水位低的时候能看见下面雕着洛神像,昨日还能看见头部,今天就只能看见两根手臂了。”
徐渊望过去道:“这石像是哪来的?”
“是下官前几年命人刻的。用眼睛看水流判断不准,有这尊石像做参考,人们轻而易举就能发现黄河水位上涨了多少。”
“大善!”徐渊抚掌感叹。
方广志挠挠头,他性格木讷不招人喜欢。虽然把安南县治理的不错,但年年考核都是平,所以在一地当了十多年的县令。如今突然被上官夸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徐渊和刘龄之在安南县待了三日便启程继续前行。
*
时间一晃到了四月,徐渊也走的差不多了,后面几个县大多有点小毛病,但没有像玉楼县和阜南县那么离谱,两人准备打道回府。
刘青那边院试也该考完了,正好让刘龄之去接他回来。
中州府同离开时一样,刘翠花和刘老汉依旧每天拌着嘴,两人把前厅的花池子刨了,种了两垄大葱,一垄辣椒,一垄丝瓜。徐渊回去时,丝瓜都爬上墙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