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不蒸馒头争口气)(第3 / 4页)
肃柔颔首,“只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慈幼局是一定会将那十二万两的事宣扬起来的,届时恐怕会在伯爵府掀起轩然大波。”
赫连颂说当然,“全军上下都是男人,有出身将门的,也有靠自己一步步爬上来,军功赫赫的将才。”
绵绵却大手一挥,“我早就不想在那家里住下去了,已经命人悄悄在外面踅摸了房子,她们要闹,我大不了分家搬出去。早前啊,想着嫁个高门大户,好跻身上京贵妇名流行列,如今看来嫁了个空壳,还不如嫁给地方小吏呢。指着我那婆母把我引进圈子,我看是不能够了,金翟宴她就是去了,怕别人也未必让她面子,整日想着和媳妇借钱,不是破落户是什么?反正我盘算好了,私矾买卖是朝廷明令禁止的,最后闹了亏空她们也只能吃哑巴亏。况且我又不贪她们的钱,只是让她们把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而已,还怕她们闹到天上去?”
“我就说我手上没有多余的钱,谁知我那婆母又说,‘那就将你已投的份额,划五万两到我头上’,世上竟有这样不要脸的长辈,一毛不拔就想赚钱,这是拿我当傻子了。”绵绵气哼哼抱着胸道,“好在我不吃那一套,还没等她说完,我就推说有事走开了。我同你们说,要不是看宋郎子人不错,我也想像三姐姐一样和离,让宋家把钱全还给我。”
肃柔失笑,“王爷也打算给人保媒了吗?”
肃柔来了精神,“上四军有合适的人选吗?”
他说:“那不是自己人嘛,总不能让三妹妹憋屈一辈子。只要三妹妹愿意,别说给高官续弦,就是给人做正室夫人,也不是难事。”
肃柔和绵绵看着勾押官将名字数额登录在册,确认无误后,肃柔问那勾押官:“宋少夫人这等捐赠的数目,可会呈报朝廷?”
绵绵哦了声,“那钱是我问我二姐姐借的,我母亲上年在佛前许愿,说只要我嫁得高门,就多行善事。如今我不是嫁进伯爵府了吗,她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上京,让我先从嗣王府挪借替她还愿……二位阿嫂消息真是灵通,连这个都被你们知道了。”
可是和离这种事岂是能够凑趣的,肃柔道:“当初祖母给你们合庚帖,就说虽有小坎坷,夫妻之间情分还是有的,为了他家里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闹得夫妻生分,倒不好了。”顿了顿又问她,“宋郎子知道他母亲一再和你要钱的事吗?”
话虽在理,伤心事也不必重提了,大家让晴柔先歇着,一行人挪到外面廊亭里说话。
勾押官说自然,“少夫人的十二万两,是我们慈幼院开设至今募得的最大一笔数额,就连常年捐赠的雍王妃,五六年间加起来也不及少夫人捐得多。少夫人放心,这等善举很快便会呈报朝廷,朝廷也定会对少夫人另有嘉奖……哎呀,二位当真是解了慈幼局的燃眉之急,年下王妃的那三万两,正好采买木炭、棉衣、被褥等,应付过了上个寒冬。可自上年立冬起,京城内外弃养的小儿骤增,局里乳媪不够,要向民间典雇,真是好大一笔开销。等着上头批复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饿得那些小儿嗷嗷直哭,愁煞了我们这些办差的人。现在好了,有了这笔钱,还有什么不能办妥……”
绵绵翻着眼睛看了她一眼,“这种投机的买卖有赚有赔是常事,我早就同长嫂说过,赚了钱我不昧分毫,全数会给嫂子们的,长嫂急什么?”
肃柔问起绵绵家中怎么样了,绵绵得意地说:“昨日把银子分发给她们,一个个都高兴坏了,直问还能不能追加本金。我自然说能,加得越多利钱就越多,结果我那婆母真是个妙人,冲我说‘好儿媳,你原要给我那五万两,就替我投进去吧’,险些没把我气死。”
向氏说话有些面嫩,边上的刘氏着急,直眉瞪眼道:“我们听说弟妹往慈幼院捐了十二万两银子,这可是真的?弟妹不是总说手上没有现银了吗,如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来,去填那个不值当的窟窿?”
肃柔迟疑,“爬到高位的人,想来年纪都不小了吧!”
可向氏和刘氏并不听她的,直言道:“我们眼下都缺银子使,等不了二十日了,弟妹快想想法子,替我们把钱收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