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斗米折腰(第3 / 4页)
萧狼不由叫道:“杨兄弟,怎么了?”
杨霆风微微回过神,不禁正色道:“萧兄,这密室所藏军粮,不知为何,少了许多。我方才,正在计算粮食的进入敷出,顺便推算若是咱从军械库密道,返回紫塞,这一路上,每一军士当背负多少军粮,每日消耗多少口粮。”
众人闻言,先是愤怒,而后,又突然转怒为喜。
怒的,自然是杨霆风吹牛,这军械库压根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和清水。
喜的,却是杨霆风说出了军械库有出去的密道。
那贺若屹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边笑边站起来,拍拍杨霆风肩膀:“你小子,为何不早说?”
他今天不知失态了多少回,威严早就化作云烟,众人瞧着有趣,也纷纷大笑起来。
萧狼也奇道:“杨兄弟,真有密道?”
“自然是有的!”杨霆风点头,缓了缓,又皱眉道:“但是萧大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并非是突围,而是咱们返回紫塞的粮食不够,这清水也不足。”
萧狼吃惊道:“怎么会?明明不是有二十袋粮食?”
贺若屹也道:“不错,杨兄弟,莫说二十袋,依我看,这十袋粟米也够了。”
杨霆风叹道:“贺伯长,您老这是骑军当惯了,自然不知这其中症结。失去了马匹,我等只能徒步撤回,此地距离紫塞一百二十里,按咱一天走三十里路来算,一个军士需带五天的粟米,每天按一人吃三升,这二十袋粮食还不够吃四天的。”
老木这时也插话道:“杨兄弟,一天不吃,咱弟兄们挺挺,也就过来了。”
杨霆风再次摇头:“不,木什长,我刚才说的只是正常行军,在不出任何幺蛾子的理想状态下。”
顿了顿,他继续道:“若算上中途作战、背负伤员以及大漠的恶劣天气,这一来二去的,五天内根本回不了紫塞,就比如伤员,若是两个士兵背负一个伤员,行进更慢,途中消耗更大。无形之中,这行进路程用时长了许多,须得翻倍,也就是十天。而且,徒步行军,这吃饭的胃自然也大了许多,一天怎么也得吃他六升粟米,咱的存粮,只够吃两天,若是三个军士一个伤员,便只能吃一天半了。”
话音刚落,众人皆大吃了一惊,显然未想到这一层。
他说的,倒不是危言耸听。
对于常年征战在外的军人来说——赖以生存的两大要素,一为手中武器,二为口中军粮。
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比起粮食,自然是武器更为重要。
这并不怪大家,以现代战争的后勤保障能力,粮食问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各国,都有专门的保障后勤兵种,不但吃得饱,更吃得好,且营养全面,能迅速补充体能。
说白了,现代数字化尖兵们,只要全心全意打仗即可。
但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军粮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战争本身。
毕竟在古代,是没有现代化联勤保障部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