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151 无可奈何花落去

151 无可奈何花落去(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然而,民间的工商业发展起来后的后果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人们的各种交流逐渐增加、民间逐渐富裕。

而民间不断交流和富裕的后果又是什么?

显然,会让人们的眼界和思想逐渐开阔和变化,各位想想,是不是这样?

稍微有一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最的低层次叫安全地活着——有句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哪怕做奴隶做奴才也只能接受现实,默默地忍辱偷生。

那么往上一点点呢?叫吃饱穿暖,哪怕吃的是猪食槽里的残羹剩饭,毫无人格人权!在这种生存状态下,人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吃饱穿暖了就好,至于人权人格?多少钱一斤?能吃吗?

那么再往上一点的需求呢?好吧,对于一个拥有正常心智的人而言,就有质的变化了。

人嘛!一旦有了一点钱,有了一点闲,眼界也开阔了,什么面子啊、尊严啊,什么社会认同啊,什么自我实现啊,这些超越最基本的生理和物质需求的东西就冒出来了,人就要开始胡思乱想了,这里有一个词汇很能说明这种现象——民智开启。

好了,民智渐渐开启了,特别是人数众多又勤劳无比的汉人们的民智开启了,我就问你们,那些满洲统治者们害怕不害怕?!

害怕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清的政权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枪杆子打江山没问题,但是靠枪杆子坐江山就难了,这个政权一直没有走上、也不可能走上政权民授的道路,因此这个政权就一直处于合法性不足的状态,毕竟自己是靠暴力得到的江山,那么从理论上讲,别人也可以靠暴力抢走你的江山,这就好比过去你打碎契约,靠暴力从别人手里夺走土地财富,那么你和你的后人的私有财产也会被暴力剥夺一个道理,这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好吧,不扯远了,总而言之,因为这个政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合法性的问题,因此统治者们自然就会没有安全感,会时刻提防着谁跳出来把自己的江山夺走。

所以,对于专制统治者而言,最应该防范的正是治下的老百姓,显然,老百姓一旦手里有钱了,变富裕了,讲究什么尊严人权了,那就不好管了!就更难防范了!

所以对于专制统治者而言,老百姓最好一辈子都在低层次的需求中循环挣扎,这样才无暇胡思乱想,哪怕偶尔胡思乱想一下下,也会被现实中的柴米油盐淹没,这正是统治者们追求的结果——因为思想是最危险的乱源嘛。

各位可以读一读《商君书》,这本书告诉统治者,老百姓越愚昧越困顿就越容易控制——对于统治者而言,理想中的老百姓最好是终日劳做无暇它顾,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给一个小甜头立刻就三呼万岁,鞭子抽下来就缩头忍着,各位,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奴役群体啊!

现在回到大清,这厢有一群人想要永世当政做贵族,那就必须有另外一群人永世为奴做贱民对不对?

好吧,请问,世界上哪里有一个富裕了的、开启了智慧的阶层,愿意给别人永世为奴做贱民的啊?

所以还是那句大白话实说得在:老百姓有钱了富裕了就不好管了!

为此,就必须让其治下的老百姓顶多处于小康不足的境况,这里面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所以统治者一旦发现,社会活力增加,民间财富的积累和治下百姓的自由度提高到某个程度,最终将让整个社会突破这个“度”或者叫“结界”时,那就一定要开始折腾,就一定要开始走回头路——这是千百年不变的帝王术!

所以嘛,别说《天工开物》这本书了,所有那些能开启民智的文化科技类的东西、所有那些有利于发展民间工商经济、繁荣市场的举措,一切让民间更加开放、更加有活力的政策,从本质上讲,都是包括大清在内的一切专治统治阶级不能搞的!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反正人家大清朝的前面好几代皇帝都属于圣明君主,个个贼机儿聪明!人家老早就把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了!

这些君主们把外圣内王、外儒内法的帝王之术玩的溜熟,当然了,在明面上,做得直白粗鲁的叫平庸之主,做的巧妙隐晦的,那就叫“圣君”了。

那位被满清奴才们誉之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不就被称之为“五百年一出的圣君”吗?

然而,这一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面还延伸出一个“什么是好皇帝”的问题,你们知道康熙晚年到最后为什么不把帝位传给聪明合群的八阿哥,却传给了阴鸷孤寡的四阿哥的原因吗?

各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认真读一读康熙的御批、起居录之类的第一手资料就明白了,四阿哥确实是个适合做皇帝的人,因为他深知上述道理,所以在父皇眼里,老四会成为一个英明君主。

而八阿哥呢?没错,此人相貌堂堂,学识广博,人也很合群,接人待物温文尔雅,所以深受朝臣甚至下人的拥戴,可见这位老八很会做人,然而缺点也正是这个——太过人性化了!

因为,有人性的结果,就有可能看不到或者容忍那个社会的“结界”被突破——这对整个统治阶级而言是很危险的,至于道理嘛,在这里我就不展开了。

因为历史上有实例——想当年,那位英格兰的国王如果是个“圣君”,不,哪怕沾一点“圣君”的影子的话,各位,你们觉得能看到历史上那个著名的《大宪章》吗?如果没有那个《大宪章》,请问,英格兰会有君主立宪制的诞生吗?请问,会有各种民间自由的诞生?会逐渐让民间的工商经济发展?哪个不列颠会成为日不落帝国?

我知道,有人会说历史的必然什么的,但那是在漫长的时间段上说的,对我们而言毫无意义,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这百年,对于我们而言,历史是不存在什么必然的!对于我们而言,历史充满着偶然!是偶然创造了历史,而我们就是激发这些偶然的关键因素!”

朱北国一席话说得大家有些面面相觑,显然是有点消化不良,于是朱北国赶紧打住话头,硬把主题拉了回来:

“好吧,毕竟,有人性与做皇帝经常是矛盾的,会做人与会做皇帝也是两回事!因此康熙认为,老八不能当皇帝!各位,如果站在奴才们的立场上看,这位爱新觉罗玄烨的见识,果然称得起“圣君”二字呢……

总之历朝历代,那些英明或者不那么英明但也不太笨的统治者们,都是深知外圣内王、外儒内法之策,遇到挑战,都会下意识地选择闭关锁国和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以此掐掉一切可能在民间产生任何经济的、思想的活力苗头,希望以此回避、消除民间出现的威胁因素——这是专制郑权的属性决定的。

所以呀,各位不要以为过去的统治者们动不动就搞闭关锁国,总是玩重农抑商是因为‘观念守旧’、或者是什么‘愚昧’,更不是什么因为‘传统文化’落后!

传统文化----不!背!这!个!锅!

根本原因就是利益使然嘛!就是事关江山根基的利益使然嘛!

所以,我每当看到历史上的一些文化人、精英们向皇权、向专治统治者呼吁放活经济、发展民生时,向这些统治者呼吁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放弃重农抑商国策时,向皇帝呼吁‘变法图强’时,在我眼里,这些所谓的文化精英们,都非常可笑,也可悲!

因为,这帮人天真地以为,咱家皇上是不明白道理呢,是受了蒙蔽呢,以为这是观念更新的问题,甚至还自作多情地以为咱家皇上需要自己的‘启迪’,以为自己的呼吁是为了国家好,是为了民族好,自己就占在了天道一边,而咱家皇上也应该、理所当然地与自己站在一起。

其实啊,这些人就是一群小清新傻白甜!他们万般激情地向上层呼吁、呐喊,有些时候还很悲壮!

然而,这群傻白甜喊着喊着,除了把自己感动哭了以外,什么作用都没有!

你以为当今的统治者们不明白你说的这些老生常谈陈词滥调?不明白这些变法成功后确实是对国家好对民族好吗?

废话!你当人家是傻瓜啊?变法、开放、搞活经济对国家民族是好,对老百姓的福祉更好,没错呀!但是,对自家独揽大权的江山社稷坏!这就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天朝历史上一切所谓的“变法图强”和“洋务”最终都归于人亡政息、走向失败结局的根本原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