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北上之路(十四)(第2 / 3页)
“孔亮,你们在这里啊,刚刚怎么没看到你们?”
“崔大哥~你知道什么叫电话吗?”
黄月英还没有彻底从兴奋中缓过来,蹦蹦跳跳的喊道。
“电话?那是什么?也是会发光的东西吗?”
“才不是呢~电话就是一种传递声音的机器,我在这里说话,你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那个不是叫收音机吗?”
“哎呀!不是一个东西,它是能对话的!”
崔钧等人摇摇头表示不能理解,黄月英急的想拉崔钧等人去大户室开开眼界。
诸葛亮连忙打断他们的对话,然后对崔钧问道“崔兄,可是找到办法进工坊了?”
“也是幸运,我们到城外的工业区外转了几圈,发现有一个预备工人参观团,我就帮我们都报了名了。”
“预备工人?工业区?”
“哦,平原城北的那片工坊统称为工业区。
预备工人就是想进工坊工作的人,据说因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工人不容易,因此出了个参观体验的制度,让想当工人的人先到各个工坊看看,如果有兴趣就可以留在工坊实习几天。
十日后,如果还愿意工作,那么工坊就会和这个工人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如果不喜欢就结账走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人适合从军,有的人适合读书,有的人擅长种地,有的人擅长做工。
这个实习制度倒是挺有趣的,但想来实习工人的钱不会太多吧,如果工坊一直以实习的名义欺压工人,那该如何?”诸葛亮问道。
崔钧点头道“这个的确有可能....”
“这也是为何昔日盐铁之议时,贤良文学皆以当重农抑商的原因之一吧。
农为国之根本,不仅仅因为百姓要吃饭,更重要的是种田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除了官府赋税外,并不会被其他人欺压,也不会欺压其他人。
如此一来,百姓就会勤恳而不贪狡,天下也就容易安定了。”孟建说道。
崔钧和石韬都点头赞同。
他们这些老士子都觉得百姓就应该好好从事农业,从商这样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世家大族来做就好。
用句后世的话就是,这里水太深,你把握不住,得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