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曹孟德借物安军心 四小孩拜师鹿门书院(万字大更)(第8 / 12页)
“公瑾,吾和陆氏已成死仇,不如斩草除根?”
周瑜差点被孙策吓死。
斩草除根?
你要是杀光了陆氏全族,那也别想去打江东了,整个江东的士族都会和你孙策不死不休的。
毕竟陆氏几百年下来,和江东的这些士族要么是故友,要么是姻亲,你当真以为别人没朋友啊?
“伯符,不可再鲁莽了!你要再如此,我也只能去袁术那为官了!”
孙策一听周瑜要走,急忙认输道“别,公瑾,我什么都听你的还不行么,你千万别走,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好不好?”
周瑜叹了口气,谁让自己摊上了这么个兄弟呢。
“现在只能将季宁公之死推到那袁术头上了,伯符,你立刻派人将庐江的郡守大印、地图、钱粮丁册以及季宁公的首级送到寿春,正好可以借机请战去丹阳,对了,一定要袁术多给你兵马钱粮!
然后对外说你是奉命而为,再为季宁公守墓七日,放陆氏全族回吴郡。”
“这样就行了?”
周瑜摇头道“只能试一试了,伯符,你想成大事,就不能鲁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啊!”
孙策连连称是,然后依计行事,为陆康大办祭礼,自己甚至还被周瑜逼得在陆康的尸体前掩脸大哭。
这主要是不掩脸不行,他孙策真的是一滴眼泪都没有啊。
接着孙策又给陆康刻了个木头脑袋,将其和首级缝合下葬,再接着为其守墓,然后释放陆氏族人回家。
别说,这样操作下来,庐江郡真的慢慢安静了下来,加上陆氏本就和孙策、周瑜有北货买卖的利益捆绑在,陆康长子长孙陆宏回到吴郡后也不在声讨孙周二人,而是一边蛰伏一边派人去寻还在朝廷的陆儁回来主持大局。
另外一边的袁术在得到了庐江郡守大印后,欣喜若狂,他可不在乎陆康是不是士族名士,只要不归顺我袁术的,那都得是死人!
袁术又看到孙策的请战书,心中暗道这孙氏小子倒是能打,便让刘勋为庐江郡守,表孙策为折冲校尉,命其去丹阳征讨刘繇。
官职袁术是愿意给孙策的,可兵马袁术是舍不得给孙策的,可孙策毕竟刚刚立下大功,最后袁术只给了孙策战马三十匹,老弱军士千余,算是应付了一下。
孙策再得知袁术连和孙坚都没商量就直接把庐江给了刘勋,心中对袁术也彻底绝望了,要知道他当日出兵,袁术可是许诺过会把庐江郡交给他的。
即使周瑜跑来和他说袁术只是在利用他,他心底依旧抱了一丝希望,觉得袁术毕竟是袁氏嫡系,应该不会食言而肥。
可现实却是把他的脸打的乓乓响,他现在算是知道袁术只是把他孙策当刀用,而不是当人看了。
他再一看袁术拨给自己的军士马匹,差点没活活气死。
就这一千人?你袁术是准备让他们来耗损我孙策的军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