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东山 你们夫妻俩,还真心有灵犀哦~(第3 / 4页)
老赵叉着腰,望着这一片茶园,阳光洒在满山绿芽上,又愁天气太好了叶芽长得快,又欢喜老天帮忙,要是下雨,茶株吃了水更要长,芽就不嫩了。
忙活一年,不就为了这一个月么。
“林总,今年是真要上两千斤了。”
“那好啊,”林文珺吹一吹滚茶,“你产量够,我也不用再找人,咱们简简单单就把生意做了。”
今年干得好,明年才能续约。
老赵还问呢:“林总你们要找的果茶厂怎么样了?”
苏式香片那可是有名的,论花茶他们不输,果茶这块,人家用了德国的技术,那个机器他这个小茶厂没有。
林文珺知道他是不服气,他茶厂里的果茶,没入选。
“我到时候寄点给你,让你尝一尝别家厂里的果茶。”笑完又说,“论茶,当然是清茶和香片更好。”
但果茶更有卖点,喝的不是茶,是精致。
这次珺宁在包装上花了很多心血,成品很让她们满意,公司沿街有一整面的落地玻璃,许言带人把玛卡龙色的茶叶罐叠起来,摆成一个金字塔。
“金字塔”摆完,再用原来画廊的射灯一打,这几天有好些路人进来,以为里面在办展览,还有想买的。
效果这么好,林文珺想复制螃蟹销售的成功方案,这一次不在大卖场,在淮海路商场门口,搭起“金字塔”做宣传。
趁着五一长假,电视广告和实体宣传一起,把茶叶推出去。
这两个月,又得连轴转。
江烨也是开来苏城,他开一辆车,司机开一辆,七八个人在东山吃农家菜,红烧河鳗,清炒田鸡,特别是鱼划水,肉活味鲜。
“真是好地方啊。”这帮人都久坐办公室,出来看看青山绿水洗洗眼睛,吃完饭,大家坐在野味馆子外面喝新茶,看山景。
王太太问,“怎么这次文珺又没来啦?”
江烨“哦嗬”一声:“她啊,她现在比我还忙。”手指夹着香烟,点点这一片山,“她现在就在这边的茶厂里呢。”
“那你不叫她过来一起吃啊,刚刚那个竹鸡,鲜是鲜得来,眉毛都要落下来了。”王太太知道现在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是江烨追在王志国身后拍马屁,江烨越做越大,房地产项目都拿到手里了,认识的人从区里,到市里,现在是王志国要跟着江烨通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