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万万年 > 169发行国债

169发行国债(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由也不示弱,昂首挺胸施礼道:“陛下,臣也愿意带兵南下,为大秦开疆拓土!为屠睢将军报仇雪恨!”

“现在不是争做主将之时!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总结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再制定应对之策,将损失降到最低!”国尉蒙毅说道。

“朕已经决定,立即再发大军南下,不荡平百越誓不罢兵。今日只议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兵马粮草,在岁首之前大军南下!”始皇帝斩钉截铁地说道。

“陛下!大秦这两年南征西拓北防,三路大军加上运输粮草的民工,已经抽空了全国的丁壮,由于战线太远,今年许多民夫没有办法赶回来参加春耕,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比往年少了许多。由于丁壮常年外,这两年新生的婴儿不到往年的一半。大秦的土地已经比六年前大了近一倍,人口却不增反降,关中、汉中、中原已经出陆续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景象。南征大军的失败,很大的原因是打下大片地盘却无人防守,大军一撤,越人又回来的反复局面。臣建议,先撤离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方,让民夫百姓回家,发展生产,生育人口。数年后,我大秦人口大增,粮草充足时再南征,定能事半功倍,马到成功!”右丞相冯去疾劝道。

“禀告陛下,这两年三路大军已经耗尽存粮,现在正直秋收,虽然暂无缺粮之忧,万一来年有了旱涝之灾,大军军粮将难以为继,望陛下三思!”国尉蒙毅说道。

“还有谁反对出兵的吗?”始皇帝问道。

“陛下!大秦这几年三面用兵,又大举迁移人口到漠北、西域、南越,关中的老秦人在关中仅占总人口的四成!其余多是从山东六国的遗民迁来,若再兴兵南下,将有更多的土地没人耕种,这是得不偿失啊!咸阳的商市税赋已经比往年少了一半,连帝国大学的士子都少了三分之一。南征若不能速胜,明天夏天将无可用之饷,无可征之粮,望陛下三思!”一向与右冯去疾政见不合的李斯也反对道。

“请陛下三思!”众位大臣齐声道。

始皇帝见所有大臣都反对再次出兵南征,便阴沉着脸,站了起来,缓缓地走下皇座前的六级台阶,用极其严肃的语气不紧不慢地说道:“朕今晚紧急召集大家上朝,不是问你们南不南征,而是问你们如何在岁首后调集兵马粮草南下。朕知道,再次南征百越困难重重,但是有当年秦赵三年长平大战时困难吗?叫大家来是让你们商议如何解决困难的,不是商量出不出兵!国尉府负责再征召五十万大军,岁首过后开始集结。丞相府负责筹备粮草军响,不得有误。”

始皇帝的口吻十分强硬,意思很明白,今天召集大家朝会是让大家讨论怎么去打,而不是要不要去打。

黑山知道,以始皇帝的性格,他可以忍受失败,但是最后一定是要赢。至于伤亡和钱粮,只是放在他案上的一些数字而于。

既然皇帝态度坚决,大臣们再无人敢反驳。自老丞相王绾去世后,始皇帝再也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告了。大家只好开始商量如何调兵征粮了。

几乎经过一整夜的讨论,最后决定从李信、蒙恬两部各撤回一半的军队和大部分民夫,将三丁抽一、四丁抽二改为三丁抽二、四丁抽三,勉强凑齐一支四十万大军,又从骊山陵园抽调十万丁壮囚徒,总算凑齐了五十万大军。但是从李信部撤回的军队,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回到咸阳,而蒙恬部也得三个月,这么长的时间,以始皇帝的性格肯定是接受不了的。最后还是李斯想出好办法,让这两部撤回的丁壮直接退伍,由家里的兄弟先代替出征。

至于粮饷就难倒所有人,今年的口赋税收已经收过用完了,最快也得等到岁首过后才可以开始收第二年的粮饷。可是大军岁首后就要出发,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官府征收粮饷最快也需要两个月时间,根本来不及。大臣们绞尽脑汁,都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黑山灵机一动,向始皇帝施礼道:“禀告陛下,臣有一策,可解当下燃眉之急!”

“奏来!”始皇帝应道。

“可以向天下百姓发行国债以解国库空虚之急!”黑山答道。

“何为国债?”众人闻所未闻,好奇地问道。

“国府直接发文,由官府向此次出征的丁壮借粮,并出具借条说明,借粮一石者待来年交粮纳赋时,任何人可以拿借条抵扣税赋,并付利息一成。这样不仅把粮饷全部解决,还省下了许多征收的人力物力。”黑山说道,“这就是国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