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碣石祭海(第4 / 5页)
“如此选址,闻所未闻。两位大人以前也开过盐场?”高义又问道。
“做事情如果不会革新,只会守旧,那么就算世世代代开盐场,还不是一样止步不前?你尽管放心,我们虽然没有办过盐场,但是我保证这个盐场,不仅产量会超过三山数十家盐场的总和,质量也会上一个大台阶!”黑山信心十足地答道。
“惭愧!大人批评得对!不知盐场何时开始建设?”高义想起自家从事煮盐上百年,却从来没有想过改进工艺,有点不好意思地问道。
“我们现在开始调工匠做准备,正式开建就定在秋收后。你现在就可以告诉那些自家没有田地的三隶农,秋收后来我们盐场做工,每个丁壮每年三十石细粮外加三十斤精盐。”黑山答道。
“三十石细粮三十斤精盐?这可是现在盐工两倍的收入啊?”高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可以去打听一下,陶郡的造纸坊和印刷坊的工人,他们就是这个收入,而且每年还有五十天的假期!有一些手艺出色的,还拜了爵!”陈平答道。
高义听了,大喜,向黑山和陈平绝礼道:“高义替三山县的父老乡亲们拜谢两位贵人!”
“先不着急谢!秋收后,你招不来三千丁壮……”
“招不来三千丁壮,我自己把脑袋摘了谢罪!只是秋收后,官府派徭役,恐怕会受影响!”高义未等陈平说完就插话道。
“这个你放心,你只管招人,徭役之事我们另有安排!”黑山答道。
“诺!保证完成任务!”高义信心十足地答应道。
定下盐场的事,黑山也松了一口气,带着众手下赶往成山。成山在胶东郡最东边,也是华夏大陆最东边,始皇帝东巡的下一站便是到成山祭海。
成山与其说是山,其实更象是海边凸起的一块巨大礁石,石头上面十分平坦有数亩宽敞。三面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巨大的海浪不断拍打着这块巨石,卷起千堆雪白的浪浪,十分壮观。在这里远眺无边无际的大海,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始皇帝到达成山时,正好碧空万里,水天一色,他率领着文武百官立于石上,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看着天上自由飞翔的海鸟,感受着脚下的前赴后继的波涛拍打着礁石卷起数丈高的浪花,不禁感慨万千地问道:“这大海有多广?”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能答,此时老丞相王绾已经归乡,左丞相冯弃疾官最大,他灵机一动,回答道:“古语云,天子圣君,心宽如海。所以大海和陛下的心胸一样宽广,无边无际也!”
“哈哈哈!”始皇帝此时心情舒畅,听了左丞相的话更是开心。他转头问身边的博士们,“天子当以后礼祭海?”
博士们这几天为祭海的程序操碎了心,他们查遍古籍也未找到天子祭海的先例。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了主意。
始皇帝只好问身边的孔鲋:“文通君,儒家乃诸子百家之首,精通历朝之礼,朕当以何礼祭海?”
孔鲋早将《礼》倒背如流,怎奈无天子祭海的先例,这个年代人都是非常迷信,凡是牵涉到神明的事,都是慎之又慎。皇帝有问,只能硬着头皮答道:“自古祭祀,有法依法,无法依例,可效仿齐桓公祭之可也!”
众博士们听了,纷纷附合道:“夫子之言,大善!”
黑山一向讨厌儒生博士们的迂腐、见风使舵还爱搬弄是非,便上前一步,对始皇帝施礼道:“大谬也!”
文武百官和博士们听了,都吃惊地着着黑山。始皇帝见黑山站出来反对,便笑道:“黑山乃孟夫子高足,也算是深得儒家真传的人了,何为大谬?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