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蓝田大营(第4 / 4页)
已经是二更天了,丞相府依旧灯火通明,官吏门进进出出。黑山和孟夫子来到大门口,侍卫上前向门吏报上名号,门吏立刻过来,向两人行礼道:“不知孟夫子与上将军驾到,失礼了!两位请随在下入内见丞相。”
黑山好奇地问道:“你们不用先进去向丞相通报一声吗?”
“上将军有所不知,丞相府是日夜不休的,丞相早有令,少上造以上爵位的官员来访,无论何时,可以免通报入内。丞相此时正在书房理事!”门吏答道。
黑山听了,感慨万千,有如此勤奋的秦王和丞相,大秦得天下毫不意外啊!
丞相王绾一身黑色布衣,银须银发,得报后亲自迎出书房,笑道:“两位星夜来访定有要事,快请入内叙谈!”
王绾丞相的书房十分简陋,几个大书架,放着满满的书籍,墙上挂着几张字画,再无其他装饰。
三人分宾主入坐,孟夫子将《歌唱祖国》的歌词、谱递给丞相,说道:“丞相,您看这首歌曲写得如何?”
王绾也是精通音律的文学大家,只一过目便赞叹道:“此歌气势磅礴,激奋人心,若是用作大合唱,更能展其气势。好词!好曲!”
“如果在后天秦王检阅三军时,让受阅的两万将士合唱此歌,丞相之意如何?”孟昭问道。
王绾思考片刻,说道:“两万将士大合唱,定能为开国大典添彩,激发世人的爱国热情。只是时间紧迫,能来得及吗?”
“丞相请放心!晚辈两日前已经让两万将士学会唱此歌了!只要丞相同意,明天便把词曲交给太乐府,宫庭乐师熟悉此曲,一日足矣!”黑山答道。
“哈哈!原来黑山是有备而来啊!既然如此,就在开国大典中加上这首大合唱。”王绾拈着雪白的胡须,满意地答道。
孟昭与王绾又将大典的流程又详细推演一遍,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后,两人起身准备告辞离开。王绾突然拉住孟夫子的手,支开左右小声说道:“老夫七十有五,入秦三十余年,能辅佐秦王一统天下,此生足矣。然秦王虽是旷世明君,却是刚愎自用,急功近利之人。老夫每每以老师的身份劝他,他多少还能给我三分薄面,将来老夫走了,再没有人能劝得了他了。今天下虽定,然六国旧贵族复辟势力依然很大,老夫担心王上看不到潜在的危险,实在放心不下啊!”
孟昭答道:“李斯处事干练,政务娴熟,又深得秦王器重,他接任相位,定可助秦王安邦定国,造福天下。”
“李斯之才,尚在老夫之上。但是这十年来,他事事顺着秦王暂且不论,每每提出建议,都能得到秦王认同,这绝对不是一个正直的臣子该有的。老夫看人还可,李斯虽然出自儒家大师荀子门下,却没有读书人的正气。这样的臣子遇明君会兢兢业业,遇昏君必是大奸大恶之人也。”王绾激动万分地说道。
黑山听了,暗自佩服王绾的识人之明。孟昭自进咸阳后,全部身心都放在帝国大学上,一心做个桃李满天下、有教无类的夫子,今天听了王绾的话,大感意外,沉思片刻说道:“昭本是桐柏县一士子,得长公子与丞相不辞劳苦,接昭入咸阳,方有今日成就。大恩不言谢,丞相有何差遣,昭万死不辞!”
王绾沉思片刻,又坐回案前,提笔奋书,写下一封奏折,郑重地交给孟昭道:“王上已经批准老夫开国大典后回故乡荣养。老夫走后,秦王定会召百官议丞相人选,到时候麻烦您将此奏折递给秦王!”
孟昭双手接过奏折,应道:“诺!”
“黑山,最近,顿弱、姚贾等重臣极力推荐李由任黑冰台仆射,这个官职虽然不大,如果落到有心人手里,却是极其厉害。老夫特地留下,让王上在庭议上与百官议决。你若有合适人选,到时候一定要和他们争一争,此职务若落到居心不良的人手里,后患无穷啊!”王绾紧紧地握着黑山的手,交待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