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捆绑国人(第3 / 5页)
“善。”
这还算是较为合理的。
毕竟,放贷的利息不多一些,怎能维系钱庄的运转?
怎能为国库增加额外收入?
存款、储蓄、放贷、典当,这就是吴国钱庄的基本作用了。
庆忌环视一周后,看着朝堂之上的群臣,缓声道:“二三子,从今往后,钱庄设立,进行国有化,挂到治粟内史治下。”
“凡放贷、典当之事,禁绝民间有人以此谋生,若有发现,严惩不贷,一律抄没家产,举家流放!”
对待民间放贷、典当的事情,庆忌还是深恶痛绝的。
时至今日,吴国的商业这般发达,还衍生出了一些让人不齿的行当。
譬如典当行,以及一些商贾、土财主甚至是贵族放高利贷的情况。
这导致不少的黎庶吃尽了苦头,甚至是家破人亡。
而碍于字据,国人又告状无门,官府也拿他们无计可施。
随着钱庄的出现,相应的法律条文也会应运而生。
“文种、曾点。”
“臣在!”
被点到名字的左丞相文种以及治粟内史曾点站了出来。
“设立钱庄之事,交给你们全权负责。先在长安郡试验,三个月后,逐步向全国推广,务必要做到一个县,至少有一家钱庄。”
“钱庄归于治粟内史管辖,有别于各地官府,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转体系,各地官府无权干涉钱庄的任何事务。”
“诺!”
钱庄的设立,是为了方便国人。
至于国家财政能从中所获得的利益,庆忌却是不太看重的。
若不是考虑到这个时代没有高明的防伪技术,以及时机还没有成熟,庆忌甚至都想将银票推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