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万世古文之祖(第2 / 4页)
卑幼对尊长提起诉讼,为干名犯义,即为犯罪。
这就是所谓的“干名犯义”。
在原来的历史上,干名犯义是在元朝确立的一种罪名。
除了反叛、谋逆、故意杀人以外,儿子不许作证父亲所犯的罪行,奴隶不许告发自己的主人,妻妾、弟弟、侄子不许告发自己的丈夫、哥哥、叔叔伯伯。
如果违背法令,出现告发行为,就是违背伦理道德、大伤风化的”干名犯义”。
如果有人不遵守法令规定,出现告发情况,对于被告作自首处理,对于告发的人则给予惩罚。
一名相貌儒雅的年轻士子站了起身,朝着四周的士子躬身行礼道:“二三子,在下以为,干名犯义不应为罪!”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上下有体统!”
“若父亲犯罪,儿子检举,实不应该!”
“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浄,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违礼而故告者,绞!”
“好!”
“彩!”
这士子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诸多士子的共鸣。
他们纷纷叫好喝彩起来。
博得满堂彩的士子,只是澹澹的行了一礼,并没有多说,或者是太过骄傲。
这时,坐在四方台上的庆忌,看见这名士子有些与众不同,不由得笑了笑,向坐在不远处的孔丘询问道:“孔丘,这士子听口音,是鲁人,他是你的弟子吗?”
“回禀大王,他不是臣的弟子。不过,臣知道他。”
“哦?”
这让庆忌一时间来了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