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兴建关中水渠(第2 / 4页)
按照吴国的法令规定,男子到了合适的年龄要成家立室,女子到了适婚年龄也要出嫁,不然一定会罚款。
而且,男子成家立室之后,一般都要“分户”,只留下一个儿子负责赡养老人。
基本上,现在吴国每家每户,都有许多新生儿。
一家七口,一年的粮食收成是三百石。
一年差不多要吃掉二百五十石粮食。
看起来剩下的并不多,并没有多少的余粮!
这让庆忌有些意想不到。
毕竟,关中平原如此肥沃,又是丰收之年,五谷丰登,怎么会一年只剩下五十石的余粮?
庆忌皱了皱眉头,又问道:“老人家,你家有多少亩地?”
“回禀大王,草民一家有耕地二百零二亩。”
二百零二亩的耕地可不少。
吴国轻徭薄赋,十五税一,再加上算赋、更赋,农户一家有二百零二亩地的话,不应该只产出这么多点粮食。
“一亩地大概产出多少?”
“良田产出三石有余,普通的田地,就只能产出一石多,不到两石。”
“何故?以寡人观之,关中沃野千里,土地很是肥沃。”
“大王有所不知。虽说是丰收之年,天公作美,今年下了几场大雨,但有的时候农田里的水少,水渠灌既不到位。”
老汉叹了口气道:“这要是放在过去,可能会有两个村的人为争夺灌既农田的水源而大打出手,幸好吴法严苛,禁止私斗,再加上官吏贤明,常常督促农户修渠灌既,妥善分配水源。”
“如若不然,这收成可能还要减少一些。”
了解到这些情况的庆忌,又站了起身,环视一周。
是灌既的问题吗?
要知道,关中平原此时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
过去在秦国治下的时候,关中大部分地方还是牧场,水草丰美,但是耕地不多,有五分之三的耕地都没有被开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