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大吴宗室子弟(第5 / 5页)
不少内禅看似以和平方式进行,实际上皇帝却是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的,如唐高祖、唐玄宗、宋光宗等皇帝。
只有少部分的太上皇虽已内禅,但手中仍拥有实权,如北周宣帝、宋高宗“完颜构”、清高宗乾隆。
还有明朝的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因为于谦等大臣立其弟郕王为帝,而英宗于是成为太上皇……
总而言之,当太上皇并不是一种好事。
历史上的赵武灵王被饿死在沙丘宫的血淋淋例子,庆忌怎能不引以为戒?
万一太子恒跟赵惠文王一样不孝、腹黑,庆忌岂不是下场很惨?
他提出内禅,想在有生之年将王位传给太子恒,只是在试探后者究竟有无谋逆的野心。
事实证明,太子恒有野心,但是绝不敢造庆忌的反!
因为,根本没必要!
经过那么多的韬光养晦,太子恒在朝野上下培植的势力不小,也有着足够的人望。
而这,也正是庆忌有些担心的地方。
通过玄武门之变,弑杀兄弟,逼迫李渊退位,自己上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没有吸取教训,走上了跟自己父亲一样的老路。
晚年的李世民,早年立了李承乾为太子,却还特意抬举魏王李泰,导致二子相争,差点酿成惨剧。
不过,还是把李承乾成功逼反了。
有鉴于此,庆忌不会故意让诸公子威胁到太子恒的储君地位。
“大王。”
坐在庆忌身边的王后季蔲,忍不住白了一眼庆忌。
作为庆忌的枕边人,王后季蔲又怎能不了解他?
一定是庆忌身边有不少人嚼耳根子,暗中弹劾太子恒。
毕竟,太子恒现在的权势太大,班底也很强,难免不会遭到庆忌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