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尽取河西之地(第2 / 4页)
“若我吴国救郑,占不到半点便宜,如何使得?”
庆忌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讲究的是实际利益,而非虚无缥缈的名声。
打名义之战的春秋时代,早已经远去。
现在这个大争之世,俨然就是“战国时代”了。
若不能为国谋利,庆忌何不能坐视郑国被三晋灭掉?
“大王,若要谋利,大王可遣使向郑伯订立国书,使郑国割让几座城邑。相信郑伯一定不会也不敢拒绝。”
“不。”
庆忌笑吟吟的道:“子胥,寡人又岂能干落井下石之事?”
“救郑,不一定非要发兵前往新郑。我吴军,可围韩救郑,围魏救郑。”
一听这话,伍子胥终于反应过来,恍然道:“大王之意,是图谋河西之地?”
“哈哈哈哈。知寡人者,伍子胥也!”
庆忌赞了一句,道:“子胥,你是一代兵法大家,沙场宿将,应当知晓河西之地的重要性。”
“我吴国的长安郡,号‘关中’,又有四塞之地的称号。”
“因为现在关中形胜有四大吴关,分别是东面的函谷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
“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原本是大吴为防止西戎牧马犯边而设立的,今西戎八国已为我吴国所灭,便是有些许叛乱,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南面的武关,主要是防的秦国,秦国已经覆灭。所以,武关没有多少的战略地位,但还是交通之咽喉。”
“剩下的函谷关,崤函之固,则是我吴国与关东列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庆忌的话都说得那么清楚,伍子胥又怎么可能不了解其中的深意?
吴国而今坐拥关中形胜之地,主要就是因为函谷关。
如历史上的秦国,没有函谷关,关中就没有形胜,谁想进来、都能进来,谁想揍、谁都能揍。
但是,函谷关要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秦国得占据河西之地。
函谷关以北有黄河拦阻,函谷关以南有秦岭封锁,这个时候的函谷关才能算是雄关真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