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844章 巨野泽之盟

第844章 巨野泽之盟(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鲁国须句附近,巨野泽。

时值五月,闷热中夹杂着些许微风,使湖泊浮光掠影,野草、芦苇微微晃动。

此时此刻,在偌大的湖泊边上,千乘万骑整装待发,各色的旌旗树立在四台台的附近,人静马嘶,戈矛如林。

庆忌以方伯的名义,在巨野泽召集了一次诸侯会盟。

韩、赵、魏、齐、燕、宋、鲁、卫、郑、中山,十个诸侯国的国君,都遵照之前的约定,赶来巨野泽参与会盟。

在庆忌的主持下,列国诸侯都定立了互不侵犯的盟书。

“列国若有敢犯者,天下共击之!”

“敬受命!”

在座的诸侯,都向庆忌躬身行礼,表示赞同。

经过连番混战后,实际上,各个诸侯国,都需要相对稳定的发展,以稳固各自的疆域,恢复民生。

盟约定立后,诸侯们又进行饮宴,而后便是声势浩大的围猎。

这巨野泽的来历,可不一般。

据说在远古时,以泰山为主体的鲁中山地,曾是大海中的一座岛屿。

由于大河(黄河)携带的黄土高原的泥沙淤积,在泰山西南逐渐形成了一片广袤的平地旷野,才出现了鲁西南平原,使泰山与大陆相连。

远古鲁西南的兖州,是鲁人活动的中心,鲁人西出群山,见此连绵旷野,谓之大野。

巨野因是大野自东向西的入口,故称巨野。

巨者,大也,巨野,即大野。

大野上的河流汇入东北部的一片洼地,形成湖泽,得名大野泽,又名“巨野泽”。

历史上,五代以后,由于黄河屡次决口冲击,湖面被淤积,由南向北逐渐干涸,巨野泽淤积成了平地,北部则成了梁山泊……

大野泽也就成了历史,不为今人所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