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585章 万国来朝

第585章 万国来朝(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正是这几十万的“昆仑奴”,才帮助吴国,披荆斩棘,修桥铺路,完成了三年之内,官道在吴国各个郡县大行其道的奇迹。

不过,这都是拿人命堆出来的。

在修建官道、桥梁,开凿水渠的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劳役死在了那里,被埋葬在那里。

所以,宽阔的官道之下,实则是皑皑白骨……

但是在庆忌看来,在吴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近些年吴国的南方地区,即岭南六郡和西南三郡的叛乱,是日趋减少。

这都得益于官道的兴建,以及吴国所做出各项举措,才得以让那些桀骜不驯的”新吴人”不敢轻举妄动。

持续三年的和平发展,让吴国的国力,也是更上一层楼。

民生有所恢复的同时,吴国的人口,也呈现出了井喷式的爆发。

根据今年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统计,庆忌得出。

此时吴国有十六郡,二百一十六座城邑。

十六郡分别是:吴郡、会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闽中郡、庐江郡、苍梧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南郡、南阳郡、豫章郡、交趾郡、滇郡和黔中郡。

有一百四十二万户,民七百一十六万口!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整个华夏,诸侯国加起来的人口总数,不过一千多万,而吴国差不多占据了一半。

当然,这还得益于吴国的各项惠民举措,吸引了许多中原列国的黎庶迁移到吴地定居。

再者,便是三年前开拓的西南三郡,还有不断的搜山检海,鼓励生育得出的人口。

现在是吴国的和平发展时期,所以新生儿格外的多。

话虽如此,但是能被吴国真正运用起来的资源,其实不多。

吴国跟当年的楚国一般,地大物博,同时地广人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