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中原桥头堡(第2 / 4页)
庆忌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在五年后,即历史上的公元前497年,赵简子(赵鞅)向邯郸同族赵午索要自己寄放在他那里的五百户奴隶,准备充实晋阳。
赵午虽然应允,却遭到他父兄的反对。
霸悍的赵简子一怒之下,诛杀了赵午。
结果,导致了赵午之子赵稷与家臣涉宾的邯郸叛乱。
晋定公随即派遣籍秦率兵前往征讨。
同为六卿的范氏、中行氏,与赵午是姻亲关系,便在暗中与赵稷结为同盟。
那时候董安于劝说赵简子先下手为强,只可惜后者不予采纳。
后边,范氏、中行氏果真起兵,联手击败籍秦的军队,又挥师进攻赵氏,赵鞅不得不退守晋阳城。
好在晋阳城足够坚固。
而尝到一点胜利甜头的范氏、中行氏真是昏了脑袋,竟然向晋定公发起反击,一时成为晋国的众失之的……
董安于最后的下场很是凄惨。
按照晋国法令,始祸者死。
范、中行逃亡后,晋国执政智文子站出来给赵简子施压。
赵鞅为了顾全自己,决定弃车保帅,将范、中行之乱的责任归于董安于。
董安于随后慨然赴死,自缢身亡。
就是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贤士,却暴尸于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护的晋阳城中……
庆忌也只能说赵鞅(赵简子)不愧是一个枭雄。
心黑手狠!
以董安于对赵鞅的“愚忠”,庆忌要收服董安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庆忌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