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晏子使吴(第3 / 4页)
晏婴下了戎车,与孔丘彬彬有礼的相互作揖后,孔丘旋即笑吟吟的问道。
故人见面,嘘寒问暖自然是少不得的。
不过,晏婴与孔丘之间,并没有多少的交情,反而平添了不少“龌龊”。
想当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
孔丘也离开鲁国,到了临淄,受到齐侯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丘,但被上大夫晏婴阻止。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好在孔丘有上古君子之遗风,对于晏婴并没有怀恨在心。
“劳烦大行令惦记,老夫甚好。”
晏婴一脸如沐春风的笑意,说道:“今番老夫奉君命而来,出使吴国。从临淄到金陵,江河大路,何止千里之遥?”
“托了吴侯以及吴国的福分,老夫这才得以领略不同于中原之山川景色矣。”
晏婴的这番话,实在是别有深意的。
他是在责怪庆忌与吴国不讲诚信,对于出兵助战之事一再推脱。
这就导致七十几岁的晏婴,不得不拖着自己的一把老骨头跋山涉水,不远千里的从临淄南下金陵。
作为聪明人的孔丘,能从中听到晏婴的不满情绪。
不过,他仍旧不以为意,若无其事的笑道:“晏子,我王在宫中等候晏子久矣。晏子,请!”
“请。”
随后,晏婴与孔丘就一前一后的登上戎车,直奔吴王宫而去。
对于这次的晏子使吴,庆忌是极为看重的。
毕竟,晏子这个人,名望太高,丝毫不下于季札、孔丘。
不同于后两者,晏婴的成就在于邦交大事,以及治国理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