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季札辞官(第3 / 4页)
季札喟然长叹道:“老夫已年迈,而今已古来稀之年矣,精力大不如前。”
“承蒙大王厚爱,许以太宰之位,执吴国之牛耳,治国理政,迄今已九年矣!”
“而今我吴国之国势蒸蒸日上,百废俱兴,人才济济,其中不乏王佐之才也。是故,老臣乞骸骨,归于田野之间,不闻政务,闲赋足矣。”
“望大王成全!”
“……”
庆忌不禁陷入了沉思。
季札会有辞官的想法,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一般对庆忌的所作所为,季札都会当面提出来,甚至敢跟庆忌顶撞。
因为季札是庆忌的叔祖,吴国的太宰,六朝元老,季札在吴国本来就是德高望重的人。
他经历过寿梦、诸樊、余祭、夷昧、吴王僚、庆忌六朝,至于在阖闾的时候,季札并未入仕。
庆忌也是十分尊敬季札。
相对来说,此时的季札,的确是年事已高的!
古来稀之年!
生于公元前576年的季札,已有七十一岁,绝对是高寿!
在这个人们平均年龄少有超过四十岁的时代,以季札的年纪,称得上是“老寿星”。
季札注重养生,外表看起来没有那么苍老,只是精力真的大不如前。
之前是因为庆忌麾下没有多少人才,治国之才几乎没有,所以才对季札委以重任,让他操持国政,辅佐自己。
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庆忌的根基已定,麾下更是人才济济,其中不乏孙武、伍子胥、计然、文种、孔丘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
所以季札的想法,多半是退位让贤,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的一代!
然而,庆忌也不舍得让季札真的辞官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