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恰似你的温柔:永远的邓丽君 > 第四章 漫步人生路:平川亦有坎坷途

第四章 漫步人生路:平川亦有坎坷途(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而邓丽君的母亲从女儿出事以后,就一直在多方面奔走,寻找可靠的有实力的人帮女儿重获自由,她的唱片公司也忙于积极寻找律师,为邓丽君做有效辩护,争取早一点将她保释出来。

在邓丽君被拘留时,公司的一位音乐编审曾两次去收容所,探望邓丽君。

他这样回忆说:“第一次是在2月18日,我见到泰丽莎?邓,她隔着窗户望着我,两只眼红肿,像是刚刚哭过。我们面对面坐着,却长时间都不说话。她的面容十分憔悴,放在桌子上的双手不停地颤抖着。第二天一早,我又赶去探望她,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才不过一个晚上,泰丽莎?邓的情绪似乎稳定了许多,还跟我说了一些话。甚至给我露出一个熟悉的笑容,连连说自己已经可以平复糟糕的心情,她相信事情很快就能澄清,而她很快就能重获自由。我则笑着回应她,公司会努力,请她务必放心。”

几天以后,邓丽君所等待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日本出入国管理局东京事务所在经过系统地调查后,公布如下结果:邓丽君所持有的护照确实是千真万确的印度尼西亚护照,并且她背后也不存在什么制造假护照的集团。

沉冤得雪,邓丽君当天即被释放。临行前,邓丽君还为同被拘留的女囚们,声情并茂地演唱了《千言万语》。女囚们直听得潸然泪下,邓丽君亦是久久不能平静。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邓丽君平易近人、温婉大气的形象给那里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姑娘都把邓丽君当成姐妹来对待。

邓丽君若是个普通人,这样的事情也许不会闹得这么大。但她偏偏不是个普通的姑娘,她红遍中国港台地区、日本、东南亚,有多少人羡慕又有多少人嫉妒有谁能说得清楚。恶意的中伤,媒体的炒作都给邓丽君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好在她终于肃清自己,好在她一如既往的明媚温暖,正恰如一朵玫瑰,风雨彩虹,铿锵绽放。

关于这次假护照事件,邓丽君的弟弟邓长禧曾这样回忆说,“姐姐当时心思单纯,她拿印度尼西亚的护照入境,完全只是因为当时海关办理签证的手续过于繁杂,等待时间太长,而她热衷自己的演艺事业,丝毫不肯在时间上有所耽搁,所以才找了一位印度尼西亚的朋友,在他的帮助下,得到了这本护照。去日本那次是她第一次使用这本护照,但就出了问题。她太单纯了,根本没想到里面会涉及这么严重的问题。”

事情圆满结束后,邓丽君也曾这样告诉记者,“我只当是自己年轻不懂事,给自己一个教训。”

至于这次假护照风波因何而起?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2月13日邓丽君在台湾机场当面出示印度尼西亚护照的事件被一个报社记者得知,他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才以此为题炮制了一系列邓丽君护照风波;有人认为是一个政客,因为多年追求邓丽君未果,以此进行恶毒报复。

但既然事情已经得到证实,原因便也不再重要。

只是经过这件事,邓丽君深感人情冷暖,娱乐界的暗潮汹涌。她原本不知道,一个明星除了认真唱歌,还要学会机智处理这些鸡零狗碎的“负面新闻”,而她明明只想做个认真唱歌的人。

尽管真相大白,但日本方面还是决定将邓丽君“驱逐出境”,并下令遣送一年之内不准她再入境。

这一天,萧风瑟瑟。邓丽君着一身素装,心情沉重地离开了收容所。

当天(24日)下午5时,在公司的一致协商下,邓丽君等人乘坐班机前往美国洛杉矶。日本歌迷得知偶像遭遇,纷纷自发前来机场送行。人山人海,泪别场景。人群中,很多歌迷蜂拥而至,追随邓丽君,一边追赶一边大声疾呼,“泰丽莎?邓,泰丽莎?邓!”

邓丽君泪眼朦胧,她没有想到自己在歌迷心中竟有这样重要的地位,而她面对这般盛情,只能遗憾地道歉,“实在抱歉”,“我对不起你们”,在一浪高过一浪的送别声中,最终还是登上了飞往洛杉矶的飞机。

邓丽君在日本奋斗历时五载,至此为止也画下了一个休止符。

飞机起飞了。邓丽君穿梭在云霄里。透过一旁的窗子向外看去,雾霭迷蒙,正如她此刻的心情:这五年来,有艰辛,有付出,有收获,有心酸,如果不是这场假护照风波,她无缘体会这世间的人情冷暖。五年的时光,她长大了,人和她的演唱技巧都在逐渐成熟,每次登台,总能收获许多鲜花掌声,这件事更让她知道,即使做了大明星,人生路也还会充满艰辛。可是一条怎样的路才算不辜负自己的人生?想着想着,邓丽君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暂时离开娱乐圈,到美国后继续深造学习。

沉淀自我,赴美进修

一个人,一生总要流浪许多地方,才能知道自己心中最中意哪座城;一个人,去到一个地方,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离开,被眼前的城市迷惑,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影响,渐渐与这座城相渗透、磨合,最后竟有了这座城一样的脾性。

一个人,离开这座城。带着这座城给她的坚强、韧性,远走高飞,去别的地方闯荡。摆在她面前的,是一片全新的天地,等待她塑造和追寻的,是一片未开垦的土壤。

一座陌生的城,心怀总是宽大的,不管何时,它无条件地接纳任何一人。不管你来自何方,来这里做什么;你或者忧伤,或者欣喜。对它或是讨厌,或是欢喜。这座城都欢迎你,拥抱你。

一个流浪的人,行走他乡,总要把他乡当作故乡。因为真实的生活就在这里,双脚就踩踏在这里,整个人就站在这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