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被举报了(第4 / 4页)
“袁老?”覃耀祖神情疑惑。
“一个姓袁的老人,他已经走了。”洪国忠有些伤感。
“国忠,能卖一些小麦给我们吗?”覃耀祖神情期待的问道。
种上这种亩产一千多斤的小麦,哪怕交了公粮,填饱肚子也绰绰有余。
“钱就不用了,我送给你们......”洪国忠讲了讲小麦种子的处理方法。
村民都没什么文化,听不懂他说的什么。
出于无奈,洪国忠只得抽空过来培训。
翻土种上春小麦,又将水稻种了,他带着覃京茹离去。
岳父家的房子花了五千多,不算猪圈和灶房,也有十六个房间。
两千九百多斤小麦,全部放在岳父家。
复制地球有不计其数的粮食,将两千多斤小麦带回四合院,明显吃力不讨好。
短短几天时间,小麦亩产一千三百多斤的事,就传得沸沸扬扬。
这天上午,炎黄日报的记者张妍,来到四合院采访。
“洪国忠同志,你是如何研制出高产小麦的?”
“高产小麦不是我研制出来的,是袁老弄出来的。”
“能告诉我袁老是谁吗?”
“一个姓袁的老人,他已经走了,袁老不但研制出高产小麦,还研制出高产水稻,目前由我试种的高产水稻,就在覃家村。”
“还有高产水稻?”
“亩产千斤左右的水稻,算不算得上高产水稻?”
“高产水稻的亩产有一千斤?”
“产量究竟有多少,再过几个月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