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庙堂铲歪(第7 / 7页)
探险家们更需明白,在明朝海域内探险,风险非同一般。遇到明朝海船,性命不保的概率,实在是相当高。
虽然,明朝划定的海域范围有点大,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连通两大洲……
因船队扑杀“海盗”,过于干脆利落,很是引起几场“国际纠纷”。
港口和市舶司官员见到来人,众口一词:“我朝早有律令,船行海上俱为捕鱼。阁下所言必为杜撰,没有实据。”
捕鱼?
捕你撒旦的鱼!
堪比一座小岛的海船,配备几十门火炮,用来捕鱼?
抓鲸鱼吗?!
欧罗巴船长暴怒,仗着贵族身份,大声抗议。
明朝官员冷下表情。
你要解释,本官就给你解释。接受与否,不关本官的事。
不服?
来战!
信不信来几艘灭几艘,照面就能揍趴你。
所谓上行下效,有什么样的老大,就有什么样的打手——咳——属下。
正德皇帝和年轻的内阁,都是好战分子,堪称“老实人”的顾榜眼也不例外。好不容易蹭上战船,尝到甜头的京官和地方官,自然要追随大佬脚步。
能见你一面,解释两句,已是纡尊降贵。
敢跳脚,先揍一顿板子,直接丟海里。
死了算倒霉。
侥幸不死,领人来报复,正好一锅端,为朝廷创收。
作为背后推手,时任内阁首辅的杨瓒,很有些无语。
这样的作风,是该感到高兴,还是反省一下,铁锹挥得太勤,庙堂都被铲歪?
总体来说,应该是前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