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帝师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御史的决心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御史的决心(第7 / 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是在夸吗?

    棋子散落,棋局无法继续。

    谢丕无奈,只得请杨瓒坐下,亲自倒一盏热茶。顾晣臣伤得最重,脸色苍白,已有些精神不济。

    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杨瓒没有支吾,直接开门见山,道出来意。

    听罢,谢丕顾晣臣互相看看,都现出苦笑。

    “两位兄长可是为难?”

    “贤弟所言,为兄也曾想过。”谢丕道,“然名单已经拟定,依贤弟之意,顺序的确可改,人却不能划去一个。”

    放下茶盏,杨瓒知道,谢丕语意未尽。

    “小弟愚钝,兄长何妨尽言?”

    “罢。”谢丕长出一口气,铺开名单,点出中间几个名字,开始为杨瓒解释。

    “延庆知州是兵部左侍郎同族,永宁知县与大理寺少卿连宗,平谷知县同工部郎中是姻亲,昌平同知乃鸿胪寺卿之婿……”

    随谢丕讲解,杨瓒神情渐渐变得凝重。

    “同窗,同宗,同乡,同榜,同科。翁婿,连襟,表亲。”

    “朝中地方,千丝万缕,牵连不断。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到这里,谢丕顿住,捏了捏额角,无奈之情更甚。

    “狭西总制,巡抚都御使杨一清,贤弟可曾听过?”

    “确有耳闻。”

    “弘治十五年,鞑靼叩边,杨都宪与大同总兵官联手退敌,斩首三百。战报和请功奏疏送到朝廷,天子下旨封赏,直拖到弘治十六年七月,赏银才送到边塞,且少去五成。其后,更是连续半年拖延军饷,险闹出哗变。”

    “弘治十七年,鞑靼再次叩边,战果不及前次,同是杨都宪上疏,封赏的银两布匹两月后即送到,且一两不少。之前拖延的饷银,也补发三成。”

    话至此,只剩一层窗户纸,轻轻一触,就能捅破。

    “两份奏疏,区别只在几个名字。”

    轻飘飘一句话,犹如山重。

    压在心头,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天子封赏,需下六部施行。杨贤弟也看到,如不是晋地送来粮食伤药,镇虏营和墙子岭都将断炊,营中的伤兵也将十去七八。”

    “圣意不可违,却能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