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御史的决心(第4 / 10页)
松懈边军防备,趁机偷袭?
“确已查明?”
“杨佥宪,”张铭四周看看,压低声音问道,“顾同知未告诉佥宪?”
“什么?”
杨瓒满头雾水。
“日前,顾同知领百名骑兵夺回慕田峪,后深入草原,寻到别部营地,放火烧帐,杀牛羊千头。”
什么?
乍听此言,杨瓒眼睛瞪大。
顾同知草原放火?
“顾同知走后,又有其他部落袭击,别部帐篷全被烧光,老人孩子尽数身死,妇人和牲畜都被劫掠。”
“也就是说……”草原之上,再无别部?
张铭点头,声音微扬。
“别部不存,附庸部落也将被瓜分。鞑靼凶蛮,此时附庸未必能得到好处。一言不合,杀死首领,吞并整个部落,半点不出奇。”
相比之下,明朝对降者的态度,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
性命无虞,还会划分出一块地盘,许部落内迁。
哪日住得不舒服,大不了再偷跑回草原。带着明朝的丝绸茶叶,不愁找不到买家。
“弘治八年,鞑靼部内讧,北部亦卜剌同伯颜部仇杀,战败之后,首领窜至兴和,联合阿尔秃厮部,叩边劫掠。被大同总兵官领兵杀退,逃至乌斯藏。走投无路之下,于弘治十年请求内附。朝廷准其请,划出草场,更发还缴获牛羊。”
说到这里,张铭喜色渐消,眉间拧紧,现出一丝恼怒。
“弘治十二年,北部首领杀边将,叛回草原。弘治十三年,叩边劫掠,被太原总兵所破,再次请内附,朝廷上下不记前仇,予以恩准!”
又准了?
杨瓒愕然,表情中满是不可思议。
张铭气急而笑。
“当时,内阁六部合议,上奏天子,定下的章程。”
自始至终都没人想到,该问一问阵前杀敌的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