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监军北上(第6 / 10页)
杨瓒深受其害,早对某些人咬牙切齿。明知奏疏递上,百分百会成靶子,依旧决心不改。
憋屈几回,总要畅快一下。
此去北疆,生死未卜。
不趁早说出来,天晓得,猴年马月才能归京。
胡说八道,同僚攻讦?
杨瓒全不在乎。
言官如何?
老子现下也是言官,四品佥都御使!畅抒己见,不因言获罪,同样适用。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当真是舒爽。
“切于时宜者,当议处以闻。虚言无据,乃至讽刺君上,诽谤朝官者,当下有司问罪!”
落下最后几笔,杨瓒长舒一口气。
放下笔,食指交握,搓了搓掌心。
原本,他还想过京营操练,边军粮饷,边镇屯田,南京锦衣卫及巡捕官不法等事。
如果时间充裕,这份奏疏可达万字。
可惜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京营等事,积弊日久,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边军粮饷、边镇屯田触及很多人的利益,不只文官,更有武将。历史上,刘瑾跌倒,引线就是整顿军屯。
这件事轻易不能提,如要摆上台面,必须有拼命的决心。
简单一句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南京锦衣卫和巡捕官不法,在江浙时,杨瓒便手握实据。事情拖到今日,原因各种各样。
顾同知南下,杨瓒更不敢冒险。
万一某些人狗急跳墙,哭都没地方哭去。
左思右想,几番考虑,奏疏止于两则。余下,只等归京之后再做打算。
当然,前提是他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