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惊喜(第4 / 10页)
“对!”
君臣意见一致,共同捋袖揎拳,准备下手。
你不是爱钱吗?
好,抄了你的家,子孙后代都到边镇戍卫,亲自尝一尝鞑靼的刀剑,深刻体会一下,被出卖的边镇军民,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谷伴伴。”
“奴婢在。”
“朕写一道手谕,你即可返京,调两厂番役往晋地拿人!”
“遵旨!”
谷大用行礼,道:“陛下,商队牵头之人,祖籍太原府临县。如要拿人,恐会惊动晋王。”
两名商人都是家大业大,田产千顷,藏银巨万。番役大举出动,抄家抓人,动静绝对不小。
晋王不瞎不聋,定会生出猜疑。
届时,王府会采取什么动作,实不好预测。锦衣卫正借谋刺一事,抓藩王把柄,如果被狗急跳墙,横生枝节,谷大用怕不好交代。
“晋王?”
想起牟斌上报,朱厚照陷入沉思,许久没出声。
杨瓒心思急转,上前半步,开口道:“陛下,臣有一策。”
“杨先生快说。”
“臣有一同年,姓李名淳,弘治十八年殿试三甲,外放太原府,为临县县令,同臣时有书信往来。此二人出身临县,可先遣人至县衙,由县衙签发文书,定其罪名,派巡检捕快拿人,秘交两厂。”
“临县县令?”
“正是。”
殿试之后,王忠留京,李淳程文外放。
这期间,杨瓒同李、程两人联系从未断过。尤其李淳,几乎两月一封书信,雷打不动。
杨瓒钦差江南,书信都留在伯府。归来后,看到长史送来的信匣,当即提笔写下三页回信,遣人寻快脚飞送。
杨氏宗族开办族学,三位先生中,两位都是李淳推举。依族中反馈,为人严厉却不迂腐,更有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