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杀心(第5 / 9页)
淮安府的官员很“知趣”,官船停靠两日,补充淡水菜蔬,舱底的银箱多出七八只,数一数,白银竟达万余两。
到第三日,周指挥遣人来报,已召集麾下布置妥当,杨瓒出面同当地官员辞行,三艘海船离港。
送行的官员站在港口,目送官船行远,纷纷叹气摇头。
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还有些盼头。当面见过杨瓒,失望无以言表。
尚不及弱冠,脸上还残留着稚气,难怪压制不住奸宦,轻易落入下风,任由其作威作福。
才高八斗又如何?满怀壮志又如何?
缺乏官场斗争经验,探花郎也是白费。
这样的钦差,一旦抵达江浙,不出十日,怕是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到底年轻啊。”
想起远在顺天的少帝,有老成官员连声叹息。
今上年少,钦差官员同样这般年轻。江浙的局面怕是难以打开,想要肃清匪患,更是难上加难。
稍有不慎,事情恐将更乱,局面怕难以收拾。
不提官员如何想,海船离开港口,并未马上南下,而是调头向东。
离岸足够远,官船停在海上,不再前行。一艘兵船留下护卫,另外一艘由番商指引,驶往海匪藏身的海岛。
“小的曾登岛交易,又有罗盘海图,大人尽管放心。”
番商拍着胸脯,对杨瓒打包票,定然将兵船领到隐蔽位置,在海匪发现之前就能轰上两炮。
两艘兵船皆备有火炮。
如今海战的形式,仍是接舷跳帮,举刀互砍。但大明的战船上,基本都备有火器。海战未必得用,攻占海岛却能发挥不小的威力。
听到海商保证,杨瓒嘴角抽了抽,对岛上的海贼突生同情。
和谁做生意不好,偏和这三位。
当真是钱到手就不认人,出卖昔日贸易伙伴,个顶个干脆利落。
兵船靠近南侧岛屿,中心岛突起薄雾。
周指挥下令停船,放下长绳,由善泳者携带火石等物,避开巡逻海盗,登岸放火。
知晓需一人带路,两名番商脸色骤变,都指向对方,大声道:“他比小的清楚!”
周指挥皱眉,干脆手一挥,抓起一个,也不看是谁,直接丢给登岛的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