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解局 三(第5 / 8页)
天子行廷杖,将人撵回老家种田,还能在史书上留几笔,说不得会被春秋一下,成为“诤臣”。被朝臣推出去顶罪,扣上污名,今生今世都不得翻身。
身为御史,负监察百官、纠察不法之责。
一人背上诬告的罪名,整个都察院都会被牵连。
姓刘的能诬告,证明言官也有私心,并非百分百的清廉公正。以此推断,其他御史乃至副都御使,左右都御使,都变得十分可疑。
同为言官的六科给事中,也不能独善其身。
大家属于同一体系,平时可以掐,必要时必须站在同一阵线!
和武官撕,和文官撕,和天子撕!
撕到不能再撕!
总之,绝不能被同僚上言“诬告”!
杨瓒上请之时,只想着将水搅浑,万万没能想到,力度有点大,浑水变成泥潭。
朱厚照想到了。
身在皇家,接受的是帝王教育,政治嗅觉远比杨瓒敏锐,缺少的不过是经验。
看到群臣的表现,设想到可能的后果,朱厚照心情更好,借衣袖遮掩,又吞下两块豆糕。
当日早朝,结束在一片肃杀的气氛当中。
或许是心情好的缘故,退朝之前,朱厚照突发奇想,决定恢复上元节休假,只是从十日缩短到五日。
“上元节当日,朕与万民同乐。”
丢下这句话,朱厚照起身走人。
奉天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
纵然是内阁三人,也不得不正视天子的变化。
轻飘飘两道圣旨,搅乱整个朝堂。偏偏不能说天子有错,毕竟麻烦的源头不在龙椅之上。归根结底,无论倒霉到什么地步,都是自找。
“李相公,你看天子是什么意思?”
三人之中,李东阳最是平易近人。心怀忐忑的官员不敢拦刘健谢迁的路,只能壮起胆子,到李东阳面前碰碰运气。
未料想,李东阳没说话,前方的刘健忽然驻足,转过身,厉声喝道:“天子刚正,下旨严查不法,尔等有何异议?”
“不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