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天子任性(第2 / 8页)
同一里中,住的不只杨氏族人。
东家西舍,街坊邻里,真要求到跟前,还能硬着心肠不答应?再有,族里的媳妇,外嫁的闺女,听到消息,哪有不打听,不动心思的?
里外牵扯起来,一层层铺开,都不好酸脸。
族学办在哪,收多少人,各家出多少银子,都要掰扯开,不能有半点含糊。
人情世故不是那么简单。
一个不小心,没能照顾周全,好事就会变成坏事,好心也会招来埋怨。
“到底经历的少啊。”
杨枞支着拐杖,微驼着背,轻咳两声。
杨叔忙慢下脚步,问道:“老爷,可要慢些?”
“不必。”杨枞摇头,“再迟怕要歇了。”
早点把事情说开,也好早下决定。
杨土的事,杨枞已听杨瓒说过。对杨叔一家,既感激又愧疚。
思量着翻年杨廉启蒙,也将杨叔的小儿子带上。不做书童,而是和杨廉一并读书,他日一同科举,哪怕只中童生,也能改换门匾,全家有个奔头。
这对夫妻向来忠厚,这个当头提起,必不会答应。
杨枞决意,等事情定下,再说不迟。
两人一路前行,四周民宅渐渐被夜色笼罩,苍茫的北方大地,冷风飒飒,烛光映着雪光,愈发显得空旷孤寂。
族长家刚用过饭,几个儿媳在厨下收拾,男人们在正房闲话,年幼的孩子裹着厚袄,在榻上堆着木块,解着九连环。
对于杨枞的到来,全家都有些意外。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族长起身,将杨枞让到身旁,“可是有事?老六,给你三叔端碗热汤。”
“有事和大哥商量。”杨枞道。
“可是祠堂的事?”
杨枞点头,道:“还有祠堂前的那块牌坊。”
“牌坊?”
族长微顿,待热汤送来,让儿媳妇将孙子孙女抱走。死人的事,不好让小辈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