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省亲 一(第5 / 7页)
“老爷说的可是二月间?”
“正是。”
“不奇怪。”
老卒坐回到矮凳,一边拨着火盆,一边道:“二月里,有鞑靼游骑绕过独石堡,坏了龙门卫的墙垣,抢走不少牲畜粮食,还杀了人。朝廷调遣边军严防长城内外,杨老爷见到的八成就是。”
杨瓒哦了一声。
杨小举人的记忆有些模糊,只记得卫中严防,驿站也被占满,无处落脚。最后只能带着杨土绕远路,赶到昌平州歇了一夜。
几人闲聊时,驿站外又飘起大雪。
老卒推开门板,看着阴沉沉的天空,道:“都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地动天灾不断,明年许能是个好年头,田里能多打些粮食,家中有余力,也好送孙子进卫学,识上几个字。”
听老卒提起卫学,杨瓒不觉竖起耳朵。
“先帝圣明,今上必也是明君。”老卒真心道,“不提旁的,只是增建卫学,许军户子弟读书,就是天大的恩典!”
“老人家觉得此项政令甚好?”
“自然。”老卒笑道,“不巴望儿孙科举,只望能多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将来子袭父职,也能有个晋身的机会。甭管是谁给天子出的主意,小老儿一家都是诚心感谢。若能见上一面,必让孙儿磕头。”
听着老卒的话,杨瓒不禁满脸通红。
按理,他不是这么脸皮薄的人。可就是控制不住,连脖子都开始泛红。
“杨老爷这是怎么了?”
“没事。”杨瓒扇扇袖子,“八成是一路吹风,乍然暖和起来,有些受不住。”
“可要移走一个火盆?”
“不必。”杨瓒摇摇头,根本不是火盆的缘故,移走自是没用。
又过两刻,雪不见停,反而越下越大。
杨瓒站起身,透过门缝,见遍地银白中,一辆骡车艰难行来,似随时会被大雪淹没,不觉感慨,当真如诗中所言:人似游面市,马似困盐车。
“雪实在太大,若杨老爷不急赶路,可在此处歇上一晚,待雪停再走。”
留下这句话,老卒拉下门板,冒雪走出驿站,提起灯笼,为困在雪中的骡车引路。
杨瓒先问过杨庆三人,又询车夫意见。
“雪大倒是不怕。”车夫道,“卑职在,自不会让杨侍读出岔子。只是天色渐晚,车行速度必会拖慢,赶不到下处驿站,怕要在野外过夜。”
“既是这样,便在此处歇上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