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一起跳坑(第6 / 9页)
“陛下唤臣来,可为演武之事?”
“恩。”
朱厚照点头,声音中仍带着火气。
“圣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之时,兵多将广,人才辈出,京卫边军互为应援,横扫北疆南域,冲坚毁锐,所行披靡,何等精锐!”
杨瓒没有说话,此时此刻,他也不需要说话。
“每观太宗皇帝阵图,朕都觉激动万分。遥想当年,大军行处,旗鼓相望;大纛一起,鸟惊鱼散。何等声势!”
握紧拳头,朱厚照声音渐沉。
“演武之前,朕不是没想过,今日京军,必不如永乐年间。只是,朕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般不堪……”
接下来的话,朱厚照没有出口。
抿了抿嘴唇,杨瓒完全可以想象,满怀希望的少年天子,看到演武场中的庆幸,无异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愤怒不假,更多的怕是失望。
愤怒可以安抚,失望该当如何?
兵为邦捍,国威出于此,君威借于此,民望仰于此。
当今大明,北有强邻,三天两头叩边打谷草;沿海有倭寇,同奸人里外勾结,每上岸,必要抢劫杀人,祸害百姓;西南盗匪屡剿不绝,更有土官趁机作乱,官军疲于应付。
除此之外,各揣心思的藩王,同是不小的隐患。
思及种种,朱厚照的愤怒不难理解。换成他人,一样会怒火冲天。
京卫疏于操练,将官不堪用,是其一。兵部欺上瞒下,有糊弄天子之嫌,是其二。
每年拨至军器局的银两不在少数,到头来却是用“木器”搪塞。
钱都到哪里去了?
无需深想,也能猜到几分。
弘治年间,“裁汰京卫老弱”便著为令。
时至今日,该裁的未裁,该革的未革,反倒是由宦官督掌的龙骧四卫及武勇武显等营,被兵部言官盯死,几番缩减,愈发显得“精锐”。
就在昨日,兵部侍郎又上条陈,言腾骧四卫之内,军勇冒粮者多,蠹耗国用,宜除其名,发还原籍。节用之饷可充京卫。
不料想,话音未落,就被当面扇回巴掌。
“腾骧四卫乃祖宗设立,宿卫宫城,防奸御侮。”朱厚照咬牙,“兵部都察院几番上言,朕知不妥,仍如了他们的意。可他们竟是如此欺朕!”